[实用新型]一种钢塑自动分离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6795.9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离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钢板回收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塑自动分离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废旧钢板回收处理中,有一些是贴塑钢板,贴塑钢板是将塑料通过粘结剂与钢板粘接在一起。传统的钢塑分离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浸蚀实现钢塑分离,其缺点是处理速度慢,成本高,同时钢塑分离后,钢板上有残留粘接剂,钢板制成其它五金件后不能电镀;第二种是热加工法,通过加热使塑料软化,用人工的方法将塑料从钢板上撕下,其缺点是处理效率低,钢板上也存在残留粘接剂,回收处理后的钢板同样不能用来制造电镀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钢塑自动分离抛光装置,解决了由于废旧钢板上残留粘接剂,影响制造电镀产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塑自动分离抛光装置,包括按照进料顺序依次连接的传送机构、钢塑分离机构、抛光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压紧辊、设置在压紧辊下方并与压紧辊外圆相切的动力辊,所述压紧辊通过滑块机构与机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辊的端部设有链轮,链轮通过铰链与动力机构连接;
所述钢塑分离机构包括钢塑分离导向板,在钢塑分离导向板上设置根钢塑分离导向棍,按照进料顺序依次分为五排,其中第一排、第二排、第四排分上下相切的两根辊,第三排和第五排为单根上棍,在第三排单根上棍的下方设置有与热风装置连通的热风管,在第四排下棍的下方设置有去污刮刀,在第五排单根上棍的下方设置有钢塑分离刀;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上压紧辊、设置在上压紧辊的下方、并与上压紧辊外圆相切的抛光辊,所述上压紧辊通过滑动机构与机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抛光辊46的端部设有带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滑块机构包括滑动腔体,滑动腔体内设有滑动块,滑动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滑动块通过调节螺杆与上盖板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滑动机构的结构与滑块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传送机构进料端的入口处,设置有送料导向机构,该送料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板、设置在导向板上的导向辊。
所述抛光机构出料端的出口处,设置有与送料导向机构相同结构的出料导向机构。
所述动力辊通过铰链与动力机构连接,在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张紧链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
(1)钢塑分离机构,在第三排单根上棍的下方设置有与热风装置连通的热风管,在第四排下棍的下方设置有去污刮刀,在第五排单根上棍的下方设置有钢塑分离刀,由于贴塑钢板的贴塑面朝下,通过热风管吹出的高温热风,对贴塑进行高温加热使其软化,然后由钢塑分离刀将软化后的贴塑与钢板剥离,剥离后的贴塑会往回延伸并由去污刮刀彻底清除,实现钢塑分离。
(2)抛光机构的上压紧辊和传送机构的压紧辊上下可调,便于通过不同的钢板厚度,调整合适的紧度与间隙。
(3)本专利采用了简便易行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废旧钢板上残留粘接剂,影响制造电镀产品的问题。
(4)通过本装置,脱塑后的钢板来制造电镀的零件,产品质量合格率大幅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塑自动分离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滑块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顶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钢塑自动分离抛光装置,包括按照进料顺序依次连接的传送机构A、钢塑分离机构B、抛光机构C。所述传送机构A包括压紧辊5、设置在压紧辊5下方并与压紧辊5外圆相切的动力辊4,所述压紧辊5通过滑块机构与机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辊4的端部设有链轮3,链轮3通过铰链10与动力机构28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钢塑分离机构B包括钢塑分离导向板15,在钢塑分离导向板15上设置8根钢塑分离导向棍16,按照进料顺序依次分为五排,其中第一排、第二排、第四排分上下相切的两根辊,第三排和第五排为单根上棍,在第三排单根上棍的下方设置有一排与热风装置连通的热风管14,在第四排下棍的下方设置有去污刮刀13,在第五排单根上棍的下方设置有钢塑分离刀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6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