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液压岩芯钻机参数采集与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6820.3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崔高汉;李社育;董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探矿机械厂;陕西西探地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钻机 参数 采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钻掘工程用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液压岩芯钻机参数采集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进口的全液压岩芯钻机,这种钻机具有较强的工艺适应性、效率高,近些年国内部分厂家也开始研制生产部分机型。迄今全液压岩芯钻机和传统的立轴式岩芯钻机一样,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千变万化,现有全液压岩芯钻机因功能单一而对钻探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对钻探人员进行长时间的专业培训以使之有相当的操作经验,否则对正在钻进的岩层就不能较准确地进行判断。在以往岩芯钻机实际操作过程出现的各类事故生产中,因操作人员误判断而致操作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孔内事故,占有较大的比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的全液压岩芯钻机参数采集与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全液压岩芯钻机参数采集与控制系统由动力头扭矩传感器、动力头转速传感器、泥浆泵压力传感器、泥浆泵流量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给进速度传感器、孔口返浆流量传感器、给进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数据记录仪及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组成,各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接至控制器的同名输入端,显示器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同名输出/输入端联接,数据记录仪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数据记录输出端联接,控制器上还设有与钻机恒压给进控制系统及钻机动力头钻进深度累计系统信号联接的输入端口,在控制器内设置有相应的工作软件。
实际工作中,系统利用各传感器采集全液压岩芯钻机的系统压力、给进压力、给进速度、动力头转速和扭矩、泥浆泵压力和流量、发动机功率和转速、累计钻进深度、孔口返浆流量、工作时间等参数,并将之传送到控制器内,通过控制器、显示器、数据记录仪、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及相关软件,实时地将数据上传至专用的数据库中,由专家分析系统绘制钻进参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处理,迅速判断岩层性质,得出分析结果进而将信息返回钻机控制器,提示操作人员调整最佳的钻机参数,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液压岩芯钻机工作效率,减少孔内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在各标号名称分别是:1-动力头扭矩传感器,2-动力头转速传感器,3-泥浆泵压力传感器,4-泥浆泵流量传感器,5-发动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6-给进速度传感器,7-孔口返浆流量传感器,8-给进压力传感器,9-恒压给进控制系统,10-钻进深度累进系统,11-控制器,12-显示器,13-数据记录仪,14-数据无线传输系统,15-专家分析系统,16-专用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液压岩芯钻机参数采集与控制系统由设置在钻机动力头处的动力头扭矩传感器1和动力头转速传感器2、设置在泥浆泵出浆管上的泥浆泵压力传感器3和泥浆泵流量传感器4、设置在发动机输出轴上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5、设置在钻机给进油缸上的给进速度传感器6和给进压力传感器8、设置在钻机孔口的孔口返浆流量传感器7以及控制器11、显示器12、数据记录仪13及数据无线传输系统14组成,各传感器1~8的输出端分别接至控制器11的同名输入端,显示器12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14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11的同名输出/输入端联接,数据记录仪13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1的数据记录输出端联接,控制器11上还设有与钻机恒压给进控制系统9及钻机动力头钻进深度累计系统10信号联接的输入端口,在控制器11内设置有相应的软件。实际结构中,控制器可采用TTC60高速控制器,数据无线传输系统14可采用GPRS无线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探矿机械厂;陕西西探地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探矿机械厂;陕西西探地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6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