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药水炭处理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6931.4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邓宏喜;李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21/18 | 分类号: | C25D21/18;B01D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4768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药水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行业用处理槽,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镀药水炭处理槽。
背景技术
电镀药水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药水中有机及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会不断上升,当污染物的浓度上升至一定时,对镀层的质量影响比较大,而电镀药水通常非常贵重,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做换槽处理,目前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进行炭处理。炭处理的原理就是通过向药水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粉,通过炭粉强吸附能力将有机物质及金属污染物出去,但是如何让炭粉与镀液分离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按照一般操作方法是将炭粉直接往药水缸中添加,通过静止沉淀后将上层镀液抽出过滤,而在抽取药水的同时炭粉也很容易被抽出,难于与镀液进行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电镀药水炭处理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镀药水炭处理槽,包括槽体,其中所述的槽体底部设有支架,在槽体下部侧壁上由下往上依序设有至少两个排水口,在各排水口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上述的电镀药水炭处理槽中,所述槽体底部的纵截面为锥形,所述的位于最下方的排水口设置在槽体底部。
上述的电镀药水炭处理槽中,所述的排水口共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炭处理过程中,通过静置,药水中的炭粉会沉淀在槽体底部,通过不同高度的排水口配合控制阀逐层排出药水,最后剩下的炭粉和少量的药水从底部的排水口排出,达到药水与炭粉有效分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槽体1、支架2、排水口3、控制阀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药水炭处理槽,包括槽体1,槽体1底部的纵截面为锥形,在槽体1底部设有支架2,在槽体1下部侧壁上由下往上依序设有至少两个排水口3,在各排水口3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4,通过不同高度的排水口3配合控制阀4,可逐步排出经过静置的药水,上层清液可直接通过最上层排水口3排出,排出时,可通过与外部的过滤泵连接,直接输至药水缸中。逐层排液使得炭粉与药水得到很好的分离,并且操作简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实施例中的排水口3共有三个,三个排水口由下往上分别设置在槽体1底部、槽体1的锥形侧壁上,锥形槽底上方的槽体1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6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单晶炉的外部连续投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泳涂装的自动穿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