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7074.X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施鸣升;徐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能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E02D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拉拔 钢绞线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特别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可减小人工工作量,提升拉拔速度的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属于基础建设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停车场、地下行人通道、地下商业街、地下铁道等地下设施的建设需要进行基坑支护。采用内支撑虽然能很好地解决地下结构物施工时产生的各种问题,但其造价高、工期长,地下结构物施工不方便的缺点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ZL201020022968.1的中国专利中,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包括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A、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B;所述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A、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B的背面均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A、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B通过过盈配合插销连接,使其可绕所述过盈配合插销互相相对旋转运动;所述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A、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B相对面均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上设置有锁孔;当所述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A、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B相对面的锁扣配合时,所述锁孔至少部分重叠,一插销插入其中;所述插销的尾部设置有一钢丝绳;当所述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A、合页式大吨位锚固装置B需要分开时,可拉钢丝绳拔出插销。这种结构的锚固装置,缠绕其上的钢绞线可以拔出,重新加工制造,节约资源且减少了遗留在地下的障碍物。目前拔出钢绞线的方法:使用常规千斤顶拉拔出钢绞线,此类千斤顶只具备油缸、活塞、活动夹持部几个部件,且活动夹持部松开或夹紧钢绞线是由人工完成,且每将钢绞线拉出一个行程就需要人工将活动夹持部分别松开和夹紧一次,这样一来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大,且钢绞线的拉拔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可减小人工工作量,提升拉拔速度的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包括底座、油缸、活塞、固定夹持部、活动夹持部、连接杆、导向部、电线、通孔、固定电控装置、活动电控装置;所述油缸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活塞设置在油缸内;所述活动夹持部设置在活塞的上部,可跟随活塞做上下运动;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油缸与固定夹持部之间;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分别由固定电控装置和活动电控装置由电线连接至控制台;所述固定电控装置和活动电控装置可由控制台控制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夹紧或松开钢绞线;所述通孔穿过底座、油缸、活塞、固定夹持部、活动夹持部形成一个容纳钢绞线的通道;所述活动夹持部夹紧钢绞线时,固定夹持部松开钢绞线,活塞可在油缸中向外移动带动活动夹持部将钢绞线向外拉拔;活动夹持部拉动钢绞线移动至接近固定夹持部并停止向外运动时,所述固定夹持部夹紧钢绞线保证整个千斤顶不会倾覆,而活动夹持部松开钢绞线并随活塞向内运动至其初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拉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所述活动夹持部夹紧钢绞线时,固定夹持部松开钢绞线,活塞可在油缸中向外移动带动活动夹持部将钢绞线向外拉拔;活动夹持部拉动钢绞线移动至接近固定夹持部并停止向外运动时,所述固定夹持部夹紧钢绞线保证整个千斤顶不会倾覆,而活动夹持部松开钢绞线并随活塞向内运动至其初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拉拔。所述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可不断的自动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周而复始,从而可实现钢绞线的自动拉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的剖视图;
其中:1、底座;2、油缸;3、活塞;4、活动夹持部;5、连接杆;6、固定夹持部;7、电线;8、通孔;9、活动电控装置;10、固定电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拉拔钢绞线的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能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能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用吊攀
- 下一篇:一种手拉葫芦的润滑油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