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制冷节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7200.1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5/00 | 分类号: | F25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制冷 节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制冷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食品加工过程和其他类似的工业过程而言,两级或三级制冷非常必要。一般来说,深度制冷需要达到-50°F,普通制冷需要达到-20°F,典型的食物冷却需要达到20°F。对工业过程而言,原材料通常是从周围环境温度冷却到所需温度。例如,猪肉的工业制冷中,通常从80°F冷却到-50°F,以便于储存。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制冷系数越低,消耗的电能越多。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制冷系统大都采用一级制冷的方式,没有充分的利用热能和冷却剂的冷媒,消耗的电能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热能和冷却剂的冷媒,以实现节能效果的多级制冷节能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制冷节能控制系统,其包括:冷却塔101、水箱102、冷却水泵103、第一压缩机191、第二压缩机192、第三压缩机193、第四压缩机194、第一热交换器161、第二热交换器162、第三热交换器163、第一蒸发器171、第二蒸发器172、第三蒸发器173、第一冷冻水泵174、第二冷冻水泵175、第三冷冻水泵176、第一转换阀门111、第二转换阀门112、第三转换阀门121、第四转换阀门122、第五转换阀门131、第六转换阀门132、第七转换阀门141、第八转换阀门142、第九转换阀门151、第十转换阀门152,其中:
所述冷却塔通过冷却水泵分别连通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三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通过第四压缩机连通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三压缩机连通所述第三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分别连通所述水箱,所述水箱连通冷却塔;
所述第一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三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三热交换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一端连通第一冷冻水泵,所述第一冷冻水泵通过第二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一端连通第二冷冻水泵,所述第二冷冻水泵通过第八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七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另一端;
所述第三蒸发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冷冻水泵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蒸发器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第四转换阀门连通在所述第八转换阀门与所述第二冷冻水泵之间;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三蒸发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第六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一端;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九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三蒸发器的另一端,所述第而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第十转换阀门连通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第二蒸发器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阀、第三蒸发器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三开关阀。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制冷节能控制系统的蒸发器分别连通到不同级别的压缩机上,通过不同级别压缩机可以把制冷剂压力和温度压缩到不同等级,充分利用热能和冷却剂的热量和冷媒,以实现节能效果,可以满足不同制冷需求。又可以将一个蒸发器与其他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混合,更加充分利用热能和冷媒,以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制冷节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辅助散热系统
- 下一篇:带有辅助导热管的管道式电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