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能耗中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7688.8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池学聪;王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中水 处理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水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建筑小区使用后的各种污水处理,处理后中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标准。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中水处理设备主要以生化处理为主体装置。大部分处理流程为原水经过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消毒最后排放。其运行费用中电费占运行费用的60~70%,主要电能消耗在污水多次提升,生物处理曝气和污泥回流等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中水处理过程中的多次提升、生物处理曝气、污泥回流等设备的能耗问题。本实用性专利提供一种中水处理装置。装置由厌氧段、生物滤塔段、紫外线消毒仪顺序连接组成,其特征是:污水被化粪池污水泵提升到厌氧段上方流入、下方流出,经重力流管道流入生物滤塔的顶端,再经过生物滤料从下方流出后经过紫外线消毒仪杀菌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水处理设备采用厌氧+生物滤塔的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
污水从化粪池一次提升到低成本的厌氧段,对污水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去除水中部分有机物。厌氧段的停留时间为1~2小时,容积负荷为1~2kgBOD5/m3·d。
污水经过厌氧段后通过重力流到生物滤塔段进行好氧微生物处理,污水流经好氧填料,与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生物膜内微生物不断的繁殖。为了保持好氧性生物膜的活性,除了污水中的营养物质(有机物)外,还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好氧条件,即须向生物膜供氧。水径流本设备会产生内外温差,使设备内部产生流动的气流,达到供氧的效果。无需其他能源的辅助。达到节能的效果。设备填料层厚度为2m,容积负荷为1.0~2.5kgBOD5/m3·d,表面负荷为15~35m3/m2·d。保证本段设备水力停留时间长,分解有机物量大,单位滤池面积处理能力强,占地面积少,同时污泥不需要回流。
滤塔段流出的水通过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灭菌器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强度为1w/m2。最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标准排放或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中水处理运行中的能耗,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流程图。
图1中1.化粪池,2.厌氧段,3.生物滤塔段,4.紫外线消毒仪,5.污水提升泵。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生活污水流经化粪池(1)再经过水泵(5)把水提升到厌氧段(2)进行厌氧反应,反应1~2小时后,通过重力流流到生物滤塔段(3),其中厌氧段(2)地面需要高于生物滤塔段的顶面。该段好氧填料对污水进行处理,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机物,使水中有机物达标,再流到紫外线对其消毒仪(4),杀死水中的病菌,最后达到排放和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