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水种植与灌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7937.3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高胜国;黄修桥;王景雷;王帘里;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2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种植 灌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水种植与灌溉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灌溉,是将灌溉水引入田面以下,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湿润根区土壤,以供作物生长需要的灌溉方式,亦被称为渗灌或地下滴灌,它是迄今为止最为省水、节能的一种灌溉方式。大田地下灌溉,通常将输水毛管和与输水毛管连接的灌水器置于不妨碍田间作业、不损伤输水毛管和灌水器的作物耕层以下的一定深度,因为苗期作物根系处于土壤浅表层,单纯的地下灌溉会出现苗期供水不足的情况。授权公告号CN 201938160U的中国专利“地下滴灌变压式供水装置”提出了“变压供水”的技术方案。用该技术方案解决单纯的大田地下滴灌苗期供水不足问题,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投入高,结构复杂。供水装置增加了电磁阀、压力罐、控制器等设备,提高了管理上的难度,不容易被农民接受;二是浪费灌溉水。通过提高供水压力进而加大供水流量,快速增大土壤饱和水体积,达到延伸土壤毛细管水上升高度的目的,虽然也能满足苗期作物用水需求,但大部分的灌溉水却因此被渗漏白白地浪费掉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入小、节能、管理方便、能显著减少单纯的大田地下灌溉苗期供水不足情况发生的、更加省水的一种节水种植与灌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水种植与灌溉结构,包括:灌水器、土垄、土垄沟、塑料薄膜、作物,与地下灌溉输水毛管连接的灌水器和输水毛管置于不妨碍田间作业、不损伤输水毛管和灌水器的作物耕层以下的一定深度,土垄的垄面覆盖塑料薄膜,土垄两侧的土垄沟内种植作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充分利用了自然降水。垄面覆膜,沟内种植,实现了降水由垄面(集水区)向沟内(种植区)的汇集,形成了农田微集水“沟垄系统”,俗称“垄膜沟种”,使作物苗期居多的过去不能被作物有效利用的微量降雨得到了有效地利用。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的条件下,“垄膜沟种”可使5mm左右的微量降雨通过汇聚而变成能使作物种子发芽的有效水。“垄膜沟种”可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单纯的大田地下灌溉苗期供水不足的问题;
2、结构简单、投入小、节能、管理方便、特别是更加省水。因为“垄膜沟种”的农田微集水效应使自然降水得到了充分利用,能显著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垄膜沟种”与地下灌溉,可谓节水强强联合,相得益彰,构成了一种最节水的种植与灌溉结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水种植与灌溉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节水种植与灌溉结构,如附图所示,包括:灌水器1、土垄2、土垄沟3、塑料薄膜4、作物5,与地下灌溉输水毛管连接的灌水器1和输水毛管置于不妨碍田间作业、不损伤输水毛管和灌水器1的作物耕层以下的一定深度,土垄2的垄面覆盖塑料薄膜4,土垄2两侧的土垄沟3内种植作物5。附图所示的灌水器1为与输水毛管一体的管状灌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卷积码编码方法及编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