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焰双开立体十字交叉型放热焊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7986.7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秦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志春 |
主分类号: | B23K23/00 | 分类号: | B23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6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开 立体 十字 交叉 放热 焊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焰双开立体十字交叉型放热焊接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政府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一大批以10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为单元的发电站建设在加速,核能发电,沿海及海洋风能的开发应用,大跨度、远距离的高压、特高压输电线网在同步架设。这些重点工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接地网的建设质量之优劣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高导电率、耐腐蚀的纯铜绞线以及新一代上引连铸铜包覆钢绞线及单根圆线接地网,基本取代热镀锌钢接地网。放热焊接是一种适合的焊接方式。通过对焊剂配方的调整,可以适应纯铜以及铜包钢的焊接。十字交叉型连接在接地网诸形状焊接点中占70%以上。
现有的放热焊接技术,在十字交叉型焊接中将主线或支线切断,或者将主线和支线分别切断,然后呈十字形平放在模具中进行放热焊接。这样的切断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处理不当还会产生毛头或散股,增加绞线头进入模具的难度,而且还直接降低了焊接头自身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现有重点工程接地网建设中对无焰立体十字交叉型主线与支线不断开的放热焊接的需要,设计一套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低碳环保、使用寿命长的无焰双开立体十字交叉型放热焊接模具。该模具不仅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焊接点具有优良的品质,同时其巧妙的结构还保证了操作简便可靠,同时不需要另外施加任何能源,适合没有焊接气源、不通电等多种复杂环境下施工,有利提高生产效率。主线、支线不切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保证了焊接点质量可靠的直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模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反应腔9与主线槽6及上成型腔13为一体组成的上模2。第二部分由支线槽4及下成型腔14为一体组成的下模1。第三部分为上盖板3及消焰部件组成。这三部分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模具整体。
作为无焰双开立体十字交叉型放热焊接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反应腔、成型腔部件为主要部件。反应腔提供焊剂在此反应成熔融态金属液体,主线槽、支线槽、成型腔将主线和支线在不切断的状态下分别纳入其中,熔融态金属液体流入成型腔,在30-40秒钟时间内,一次性完成放热焊接,其合格率≥99%。
作为无焰双开立体十字交叉型放热焊接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盖板消焰部件,是将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得到多处缓冲。主要部 分带有大量金属反应物的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通过主气孔16与上盖板3壁碰撞,弹回反应腔;另外一部分带有少量金属反应物的气流,经反应腔倒悬葫芦顶部边缘弹回反应腔;还有一小部分带有微量金属反应物的气流,经反应腔内侧顶部副气孔5进入上盖板带有消焰栅的弧形气道,衰减后的气体最后由出气孔7、8两个方向排出模具。上述上盖板消焰部件,能有效减弱在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气流,克服了现有模具反应时高温气流直接从上盖板的侧面一个方向直接喷出,避免造成因为直射可能造成的对周围人和物品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盖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模具盖3的B向视图(即顺着B向看模具盖的内腔)
图5是图1中模具盖3的C-C剖视图(该C-C剖视图只对模具盖进行纵剖)
图6是图2中模具盖的D向视图(即顺着D向看模具盖的侧面)
图中:1、下模,2、上模,3、上盖板,4、支线槽,5、副气孔,6、主线槽,7、上盖板侧翼气孔,8、上盖板上面气孔,9、反应腔,10、带消焰栅弧形气道,11、上模夹具脚插孔,12、下模夹具脚插孔,13、成型腔上,14、成型腔下,15、 引燃槽,16、主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焰双开立体十字交叉型放热焊接模具,如图1至图6所示,模具2的反应腔9为倒悬葫芦形,为的是在焊剂反应时有尽可能大的空间,焊剂在此反应成熔融态金属液体,成型腔上13及主线槽6和成型腔下14及支线槽4将主线和支线呈立体十字形交叉纳入模具,模具夹脚分别插入上模夹具脚插孔11和下模夹具脚插孔12,调节并旋紧夹具螺丝,即可进行闭合或开启模具的操作。熔剂在反应腔反应成熔融态金属液体,流入成型腔,经过约40秒钟时间,打开模具,完成放热焊接。与此同时,由反应产生的气体,一部分带有较多金属反应物的气流在经反应腔出气孔16上升过程中与上盖板3壁碰撞,弹回反应腔,另一部分经倒悬葫芦底部边缘亦弹回反应腔,还有一部分带有微量金属反应物的气流经反应腔内侧顶部副气孔5,进入上盖板带有数条消焰栅的气道,气流得到多处缓冲,能量大大衰减,特别是金属反应物不能直射喷出,气体最后由出气孔7、8排出模具,有效避免气体直射对周围设施和人体带来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志春,未经秦志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子增氧快速催芽装置
- 下一篇:复合型商业地产备用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