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8416.X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梅之军;姜晏斌;庞小艳;周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之军 |
主分类号: | C03B5/237 | 分类号: | C03B5/23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庆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窑炉尾部烟道排出的高温烟气如果直接排向大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能满足目前对窑炉节能方面的要求。于是,如何有效利用窑炉尾部烟道排出的高温烟气,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窑炉已经成为本领域业界人士关心的问题。
目前,窑炉尾部烟气余热广泛被用于对空气及水的加热,如对进入窑炉空气预热器的冷空气加热,或是对其他设备或装置中的冷凝水加热等,对于窑炉回热加热系统中的凝结水,通常是采用低压加热器对其加热,然而,使用低压加热器需要利用汽轮机抽汽或排汽才能对回热加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加热,而抽汽或排汽需要大量蒸汽,会造成能源浪费。
此外,在对高温烟气降温对其热量有效利用的同时,还要考虑窑炉设备中的低温腐蚀问题。
设置在窑炉尾部的空气预热器等低温受热面的结露问题是造成窑炉设备低温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这部分尾部受热面的结露问题,就必须提高受热面的壁面温度。通常通过采用提高排烟温度或者进风温度的办法减轻窑炉设备中受热面低温腐蚀问题,但是这样会造成一定的能源问题。
由此可见,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利用窑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对窑炉尾部烟道的烟气余热进行有效利用,而其能有效改善低压加热器因抽汽做功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玻璃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内部设有烟气舱和空气舱,烟气舱顶端设有出口烟道,烟气舱内部设有除尘器,烟气舱底端分别设有进口烟道和落灰门,空气舱顶端设有进口冷空气管道,空气舱底端设有出口热空气管道。
所述出口烟道中部设有第一三通,第一三通通过管道与第一手动蝶阀连接,第一手动蝶阀通过管道与第一引风机连接,第一引风机上设有第一变频器,第一引风机通过管道与第一波纹管连接,所述出口烟道顶端设有第一直角弯头,第一直角弯头通过管道与第二手动蝶阀连接,第二手动蝶阀通过管道与第二引风机连接,第二引风机上设有第二变频器,第二引风机通过管道与第二波纹管连接;所述出口烟道上第一三通与换热装置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压力表、第一热电偶和烟气成分测试器。
所述进口通道底端设有第二直角弯头,第二直角弯头通过管道与第三手动蝶阀连接,第三手动蝶阀通过管道与第三波纹管连接;所述进口管道上第二直角弯头与换热装置之间依次设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热电偶。
所述进口冷空气通道中部设有第二三通,第二三通通过管道与第四手动蝶阀连接,第四手动蝶阀通过管道与第一鼓风机连接;所述进口冷空气通道顶端设有第三直角弯头,第三直角弯头通过管道与第五手动蝶阀连接,第五手动蝶阀通过管道与第二鼓风机连接;所述进口冷空气通道上第二三通与换热装置之间依次设有第三压力表和第三热电偶。
所述出口热空气管道底端设有第四直角弯头,第四直角弯头通过管道与第三三通的第一开口连接,第三三通的第二开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电动蝶阀连接,第一电动蝶阀通过管道与第五直角弯头连接,第五直角弯头通过管道与第四波纹管连接;第三三通的第三开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电动蝶阀连接,第二电动蝶阀通过管道与第六直角弯头连接,第六直角弯头通过管道与第五波纹管连接;所述出口热空气管道上第四直角弯头与换热装置之间设有第三电动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提高余热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玻璃企业的能源综合利用率:利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进行余热回收,可大幅度降低最终的排烟温度,进而大大提高了余热利用率。对于重油烟气,由于受到烟气酸露点的限制,经余热回收设备作用的排烟温度可降低至120℃,余热利用率可提高至60-70%;对于气体燃料烟气,则不受烟气酸露点的限制。
2、能为玻璃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使得玻璃熔炉废热能源能够得到回收利用,从而节约了15%/天的原重油使用总量,为玻璃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之军,未经梅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8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