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318716.8 申请日: 2011-08-29
公开(公告)号: CN202205529U 公开(公告)日: 2012-04-25
发明(设计)人: 李允胜 申请(专利权)人: 李允胜
主分类号: H01C10/00 分类号: H01C10/00;H01C10/32;H01C1/02;H01C1/14
代理公司: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刘克宽
地址: 523395 广东省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本体 可调 电位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子产品都需要用到可调电位器,可调电阻器导电部一般包括三个导电端子R1、R2和R3。

现有技术中,可调电阻器导电部位一般有三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是R2脚要插入轴心槽内,R2端子即中端子与轴心接触连接形成电气回路,中端子处多加用一个铆钉,此种结构的缺点是:1,易产生INT接触不良现象;2,装配困难并且材料成本及组装加工成本均较高; 3,限定了三个端子R1、R2和R3不能一次铆合组装,故组装效率较低;4,因电刷与固定板通过中间扁方孔和轴心扁方位配合形成定位与定向,故容易导致分中误差大;5,轴心与电刷及固定板配合的扁方位,在轴心制造时须进行二次加工,故会增加材料加工成本。

为了改善第一种结构易产生INT接触不良的现象,第二种结构是在第一种结构的基础上于中端子处增设一个中刷,由于增加了中刷,导致成本增加。

为了解决轴心与电刷及固定板配合的扁方位问题,第三种结构是在第二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卡环,轴心与本体之间靠卡环来限制轴心的轴向运动和确定轴向间隙,从而增加一个卡环材料成本;由于卡环很小且置入轴心槽时与本体的空间距离很小,故组装困难。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能改善原产品结构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分中误差偏大现象,结构简单、零件加工容易、成本低,组装效率高的可调电阻器导电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该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改善了原产品结构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分中误差偏大现象,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零件更容易加工,并且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包括固定板、电刷、轴心、碳膜片、本体、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

所述本体设置有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所述碳膜片包括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

所述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第五通孔;

所述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均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碳膜片位于所述第一碳膜片的内侧;

所述端子R2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且所述端子R2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碳膜片,所述端子R1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且所述端子R1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碳膜片,所述端子R3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六通孔且所述端子R3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碳膜片;

所述第二碳膜片与所述端子R2铆接,所述端子R2连接所述电刷基部,所述电刷基部连接所述刷体,所述刷体抵触所述第一碳膜片,所述端子R1和端子R3分别与所述第一碳膜片铆接;

所述电刷基部设置有尾部凸起,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边槽,所述电刷通过所述尾部凸起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所述边槽;

所述轴心底部与所述本体铆接;

所述轴心设置为外圆柱体,所述电刷基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轴心孔,所述电刷基部通过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并设置于所述端子R2上方。

优选的,所述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的规格均相同。

更优选的,所述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均与所述碳膜片铆合在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二圆形轴心孔,所述第二碳膜片设置有第三圆形轴心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六边形轴心孔。

更优选的,所述六边形轴心孔的内切圆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的相匹配,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和第三圆形轴心孔的孔径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并穿过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碳膜片通过所述第三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并设置于所述凹槽。

优选的,所述轴心设置有台肩。

更优选的,所述电刷基部通过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台肩。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六边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电刷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允胜,未经李允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8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