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微絮凝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9437.3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邹志华;岳祖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王金成 |
地址: |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絮凝 澄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澄清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微絮凝澄清池。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的污水经澄清池处理后,通常会被直接排出,因此排污失水量很大,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絮凝反应中絮凝体的沉速较低,径向流不利于絮体的形成,絮凝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絮凝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微絮凝澄清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微絮凝澄清池,所述澄清池包括微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设有斜管沉淀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微絮凝反应区设有可调节反应时间的闸板。
优选地,所述澄清池为圆形。
优选地,在所述圆形澄清池的周边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沉淀区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达到相互运动并分离的目的,可以大大提高其表面负荷,提高澄清池的处理能力;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能大大缩短沉淀时间;增加澄清池的沉淀面积,从而能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可调微絮凝澄清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调微絮凝澄清池的俯视图;
图中:1微絮凝反应区,2导流区,3配水区,4清水区,5泥斗,6沉淀区,7集泥区,8排泥管,9进水口,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可调微絮凝澄清池,所述澄清池包括微絮凝反应区1和沉淀区6,所述沉淀区6设有斜管沉淀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絮凝反应区1设有可调节反应时间的闸板,可以根据浊度大小调节反应时间,在保证充分反应的同时,又不会因为反应时间过长而使生成的絮体在反应池内沉淀。
本实用新型中澄清池采用圆形,并且圆形澄清池的周边设有进水口9和出水口10,采用周边进水的进水方式,其进水水流越接近中心,流速越大,则水力半径越小,弗劳德数越大,使水流的稳定性越来越好;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可提高池子的表面负荷,其流态能适应进出水悬浮物浓度差所引起的密度流流态,避免了由于密度流所引起的各种短流、环流等不良影响,容积利用系数高,另外进水方式灵活,保证在不同进水水质的情况下的出水效果,节省能耗,提高处理效率。
可调微絮凝澄清池的工作过程为:
(1)原水投加PAC后,经过管道混合器混合,进入微絮凝反应区1。微絮凝反应区1设有可调节反应时间的闸板,反应时间在30min— 15min之间。在夏季水温较高,浊度较大时,可调节反应时间在15min,以保证充分反应又不会因为反应时间过长而使生成的絮体在反应池内沉淀;在冬季低温低浊时,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以保证在絮凝反应区充分反应。
(2)在微絮凝反应区1进行充分反应后的水进入导流区2。因该区过水面积大,故向下流的流速较小,对池底沉泥无冲击现象。
(3)流过导流区2的水自穿孔配水墙进入配水区3。水在配水区3内能形成回流,可促使水中脱稳胶体的进一步絮凝,加速沉淀区6的沉淀;
(4)水经过配水区3均匀进入沉淀区6。水在此部分的分离作用是遵照浅层斜管沉淀机理进行。在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斜管沉淀装置可以增加沉淀区6的沉淀面积,从而能大大提高澄清池的处理效率;沉淀区6的水力半径大大减小,水流基本上为层流状态,满足了水的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
(5)原水经由沉淀区6后进入清水区4,清水区4浊度小于10NTU,清水区4出水直接进入过滤车间进行过滤处理。
(6)配水区3下部为排泥区。排泥区分为集泥区7与泥斗5。矾花在澄清池下部集泥区7汇集成污泥并浓缩,集泥区7沉泥经中心传动悬挂刮泥机刮入泥斗5后,采用重力排泥的方式由排泥管8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澄清池的处理能力,从而能大大缩短沉淀时间;增加澄清池的沉淀面积,从而能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9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