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0542.9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璟;叶春;董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1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高正方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环保 型浮式消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水体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是风浪对种植初期植物的影响。现在工程中常用的消浪方法是通过在保护带前打防护桩来消减风浪。但是这种消浪方式对水深、底质要求较高,不适用于水深较大和地质过硬或过软的水域。并且这种消浪方式还存在着稳定性低、景观效果差、不可重复利用和影响消浪桩前后水流交换等缺点。实际需要一种具有适用于大型水体风浪大、水深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并且施工组装和拆卸方便的消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可批量模块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快速,施工效率高,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透水性好,具有滤藻功能等特点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浮式消浪装置包括消浪模块、填充物、锚链和锚体;消浪模块装有填充物,并组合在一起,消浪模块由锚链连接在锚体上。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消浪模块为长方体橡胶块,内部呈沙漏形透空。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长方体橡胶块,长2-4m,宽1-3m,高0.5-1m。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消浪模块长对称轴上,靠近边缘处设置一个螺栓孔,用来连接锚链。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沙漏形透空最窄处两侧设置空腔。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空腔单个体积为0.3-0.6m3。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两侧空腔内有填充物,填充物为泡沫或砂石。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消浪模块单元四角连接处留有螺栓连接孔,消浪模块单元的螺栓连摘孔用螺栓连接成组合构成消浪体。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消浪模块中心位置,垂直水流方向设置插板槽。
所述的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其特点是:插板槽插入塑料板或滤藻网,用来阻挡水流或过滤蓝藻。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组合式环保型浮式消浪装置,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全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优点:
结构简单,可以批量模块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主要构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快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水深适应性好,适用于水深变化幅度大的水域。
经济性好,该消浪工程造价不会随水深增加而显著上升。
环保、可循环利用。待消浪保护区植物稳定生长,自身具有抗风浪能力后,可以将该消浪装置拆卸后,用于其它水域的消浪工程。
景观效果好,该结构选用的颜色可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会引起视觉差异,并且该结构是消浪临时性结构,不会对植物回复区的景观造成长期影响。
透水性好,该结构可以将波浪消能后,允许水流通过,所以不影响消浪体内外的水流交换。
滤藻功能。该消浪结构中部的插板槽,插入过滤网后,可以过滤流过结构水流中的蓝藻,将蓝藻阻挡在消浪保护区的外围,避免蓝藻在消浪保护区内大规模积累。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海洋、湖泊、水库和河道等大型水体的水利工程及生态恢复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浪模块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浪模块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消浪模块结构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消浪结构模块结构的B-B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消浪模块结构的C-C剖面图。
图中,1-波浪消能室,2-填料仓,3-螺栓连接孔,4-插板槽,5-消浪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和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05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管安全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压铸机用的伺服电机的电液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