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油复合滚筒式排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0839.5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道理;李君才;杨小平;赵耀宇;温建荣;邓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神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油 复合 滚筒 式排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油复合滚筒式排屑器,属于机床排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床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滚齿机床类加工,当机床加工零件时,排屑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有国内大多数滚齿机是采用冷却油做为冷却润滑用加工齿轮的,铁屑或其他掉入物(如螺钉、螺帽、齿轮等)会随着冷却油流入到排屑器中,铁屑或掉入物和冷却油分离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排屑器采用磁性原理,将铁屑吸附到磁性滚筒上,减速电机通过传动链条驱动磁性滚筒上转动,然后通过磁性滚筒之间的刮屑板将前级磁性滚筒上的铁屑刮到后级磁性滚筒上,进而一步步传送到出屑槽处。现采用未改进的出屑槽和回油铜管与节油复合滚筒式排屑器主体连接,容易造成冷却油从出屑槽口滴油,细铁屑堵塞回油铜管,冷却油回收不彻底,冷却油消耗较大的现象,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油复合滚筒式排屑器,能有效解决出屑槽口滴油,细铁屑堵塞回油铜管,冷却油回收不彻底,冷却油消耗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油复合滚筒式排屑器,包括排屑器主体、磁性滚筒、出屑槽和回油装置,所述出屑槽包括槽体、网孔板、支撑块和挡板,所述槽体的接屑面与排屑器主体出口处的磁性滚筒对接,所述网孔板位于槽体内部并通过支撑块与槽体连接,且网孔板与槽体的接屑面互成角度,所述挡板与网孔板连接并与槽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回油装置为连通出屑槽和排屑器主体内部的回油槽。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槽为U型回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由磁性滚筒输送来的铁屑在出屑槽上堆积时,附着在铁屑上的冷却油因自重穿过网孔板流入到槽体中,并顺势经过回油槽流入到排屑器主体中,以实现冷却油的回收利用.跟改进前相比,堆积在出屑槽上的铁屑量一定,滤油时间充足,又不影响排屑的流畅性,出屑槽的下边缘不再滴油,大大减少了的冷却油的流失,整个排屑过程变得清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U型回油槽的断面图。
图中:1、排屑器主体;2、出屑槽;3、U型回油槽;21、槽体;22、网孔板;23、挡板;24、支撑块;211、接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节油复合滚筒式排屑器,包括排屑器主体1、磁性滚筒、出屑槽2和回油装置,所述出屑槽2包括槽体21、网孔板22、支撑块24和挡板23,所述槽体21的接屑面211与排屑器主体1出口处的磁性滚筒对接,所述网孔板22位于槽体21内部并通过支撑块24与槽体21连接,且网孔板22与槽体21的接屑面211互成角度,所述挡板23与网孔板22连接并与槽体2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回油装置为连通出屑槽2和排屑器主体1内部的U型回油槽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混合在冷却油当中的铁屑随着冷却油进入到接屑盒中,铁屑会因为铁磁的作用吸附在磁性滚筒上,减速电机通过传动链条驱动磁性滚筒向前转动,吸附在磁性滚筒上的铁屑通过滚筒之间的刮屑板的刮削作用会由前级磁性滚筒重新吸附,一级级的到达节油复合滚筒式排屑器的出口处的出屑槽2。当输送来的铁屑在出屑槽2上堆积时,附着在铁屑上的冷却油因自重穿过网孔板22流入到槽体21中,并顺势经过U型回油槽3流入到排屑器主体1中,以实现冷却油的回收利用。由于堆积在出屑槽2上的铁屑量一定,滤油时间充足,又不影响排屑的流畅性,出屑槽2的下边缘不再滴油,大大减少了的冷却油的流失,整个排屑过程变得清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神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神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0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