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防水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1029.1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于庆;樊荣;莫志刚;孙世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防水 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圆形防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对于煤矿井下供电来说,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供电负荷种类繁多,区域分布较广,负荷工作场所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并且存在瓦斯、煤尘和水等有害物质,因此做好电缆连接的防水防尘防护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防水圆形电缆连接器品种较多,防水型产品也较多,但是整体价格贵,加工工艺复杂,电缆制作工艺复杂,主要用于军工类产品较为广泛,针对煤矿大批量低成本应用的成本较少,很多经济型产品防护等级低于IP40,还有部分为铝制产品外壳在井下应用不符合GB3836.1矿用材料通用要求,主要应用于地面一般性设备,不能适应井下环境。
一种在地面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圆形电缆连接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器插座1、连接螺母2和连接器插头3,连接器插座1和连接器插头3通过连接螺母2相连接,在连接座插头的前端部还连接有电缆防拉脱装置4,连接的电缆5插入电缆防拉脱圆形防水电缆连接器中间的通孔,固定连接在连接器插座1的固定座上,在电缆与固定座的连接处简单设置有一圈塑料圈6,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潮密封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还不能满足长时间井下使用的要求,在为适应井下设备需要,因此需要对该种地面产品进行改进,以达到使用环境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形防水电缆连接器,其结构紧凑,性能可靠,适用于煤矿本安类设备的使用,是目前井下传感器等系列本质安全性外壳电缆快速连接器的较佳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圆形防水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通过连接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插座上的电缆固定座伸入连接器插头的内部,所述连接座插头的前端部还连接有电缆防拉脱装置,所述电缆防拉脱装置的中部和连接座插头的前端部上设置有用于置入电缆的贯通通道,所述连接器插头的内部设置有塑胶密封圈,所述塑胶密封圈沿环向固定且充填于电缆固定座与连接座插头的壳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内部设置有插头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外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密封圈,从而加强了装置的防水性能,解决目前常规经济型民用电缆连接器在防水性能上的缺失,非常适合于井下潮湿、淋水环境的应用,使产品防护等级能达到IP65以上,其性能可靠,应用广泛,适合煤矿本安类设备批量选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常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防水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座11和连接器插头31,连接器插座11与连接器插头31通过连接螺母21固定连接,连接器插座上的电缆固定座伸入连接器插头的内部,连接座插头31的前端部还连接有电缆防拉脱装置41,电缆防拉脱装置41的中部和连接座插头31的前端部上设置有用于置入电缆的贯通通道,连接器插头31的内部设置有塑胶密封圈61,塑胶密封圈沿环向固定且充填于电缆固定座与连接座插头31的壳体之间;该塑胶密封圈61能够保证电缆51与连接座插头31的密封,保证水等液体不能进入焊接片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连接器插座11的内部设置有插头密封圈81,从而保证在不装配连接座插头31的状态下,水汽不进入腔体内部,同时在装配连接座插头后与其压紧,保证密封性能,保护触点不进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连接器插座11的外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密封圈71,实现壳体整体密封防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1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脚踏垫
- 下一篇:一种电饭煲高、平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