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两口食用菌专用栽培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1837.8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春领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地址: | 463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食用菌 专用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栽培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两口食用菌专用栽培瓶。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食用菌年产量达二千多万吨,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方向。食用菌栽培瓶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广泛使用的栽培容器,优点是便于实现机械化接种、不易污染、易管理和采收等。但目前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所用的栽培瓶瓶口大,催蕾后形成大量的幼小菇蕾相互竞争营养;公知的食用菌栽培瓶是单面开口的,限制了培养期菌丝成长所需要的氧气及排放二氧化碳的需求。导致了菌丝体不靠外界冷气机组降温,终将菌丝体因温度过高且不够氧气致使菌丝窒息或烧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气性好、接种点多、污染率低、菌丝纯度高、更节省人力物力的新型两口食用菌专用栽培瓶。
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食用菌专用栽培瓶,包括一个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两个瓶口,所述两个瓶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瓶体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瓶体上端瓶口直径小于瓶体下端瓶口直径。
所述瓶体两端瓶口直径相同。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瓶体上设置有两个瓶口,增加了瓶内的通气性,便于菌丝体生长所需要的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多个瓶口也使的接种点增加,提高了透气性能,快速发菌,降低了污染几率,提高了菌丝的纯度,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生产效益;避免了抑制期菇蕾相互竞争营养,节省了用于食用菌的疏蕾管理劳动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瓶口直径小于下瓶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瓶口直径等于下瓶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食用菌专用栽培瓶,包括一个瓶体1,瓶体1上设置有两个瓶口,一个设置在瓶体上部,一个设置在瓶体下部,上部瓶口2的直径可以小于下部瓶口3的直径,也可以和下部瓶口的直径相同;栽培瓶瓶体上部的瓶口,适用于按蕾数出菇的食用菌种类,瓶体底部的瓶口,增加了瓶内的透气性,使菌丝体长期不再因温度过高无法及时排放二氧化碳导致过度缺氧而窒息或被烧死。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中瓶体上设置有两个瓶口,增加了瓶内的通气性,便于菌丝体生长所需要的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多个瓶口也使的接种点增加,提高了透气性能,快速发菌,降低了污染几率,提高了菌丝的纯度,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生产效益;避免了抑制期菇蕾相互竞争营养,节省了用于食用菌的疏蕾管理劳动力和时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春领,未经宋春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1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绷缝机的针距密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锭子刹车脱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