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2549.4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4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余晨;陈德兴;魏琴;李成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洗涤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该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可利用现有硫酸装置的吸收塔改造而成。
背景技术
我国硫酸工业的尾气SO2排放标准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其最高允许SO2排放浓度为960mg/m3。随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需要,国内硫酸行业必须进一步削减SO2的排放量。因此,国家环境保护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12月30号联合颁布了《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该标准规定自2011年3月1日起,新企业执行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自2013年10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该限值将SO2排放浓度降低至400mg/m3。
因此,现有硫酸生产企业均有必要对现有尾气的SO2进行脱硫吸收。硫酸工业的低浓度二氧化硫尾气脱硫的方法很多,但经济实用技术并不多,其中以氨-酸法最为普遍。近年来冶金烟气和电厂烟气脱硫已开始广泛采用氨法,使尾气二氧化硫排放大幅减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可利用现有硫酸装置吸收塔进行原位内部改造获得。
本实用新型的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的塔顶设烟囱放空,无需新建尾气洗涤塔和新增用地。采用氨水作为脱硫剂,进口尾气含SO2浓度为960mg/m3,洗涤后排放尾气含SO2浓度小于100mg/m3,硫酸雾浓度小于5mg/m3。
一种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包括尾气烟囱、小型塔架和塔体,小型塔架设置在塔体上,尾气烟囱与塔体顶部连通,所述塔体内设有除沫器,塔体上设有连通塔体内部的洗涤液进口,洗涤液进口连接喷淋管,塔体上还设有放空废气进口和硫酸尾气进口。
所述除沫器上方和/或下方设有喷淋水进口。喷淋水进口用于用于清洗除沫器。
所述洗涤液进口通过设置在塔体内的洗涤液分配管连接喷淋管。
所述塔体底部设有洗涤液出口。
经改造而成的尾气洗涤塔各主要管口均维持不变,内部改造很小。通过在塔中心设置垂直中心管,将洗涤液分配引入设备内部,不需在原设备下部壳体开进液口,使整个设备防腐结构得以完善保留,因此设备改造投资很小。由于塔底存液空间有限,洗涤液循环槽设置于塔体外部,洗涤液出口连接洗涤液循环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与国内其他含硫尾气洗涤吸收设备相比,可利用现有硫酸装置的吸收塔进行设备改造而成为脱硫尾气洗涤塔,对其进行原位内部改造,塔顶设烟囱放空,无需新建尾气洗涤塔和新增用地,既节约用地和投资,又使改造期间生产得以正常进行,非常适合广大硫酸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改造。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尾气洗涤塔进口尾气含SO2浓度为960mg/m3,洗涤后排放尾气含SO2浓度小于100mg/m3,硫酸雾浓度小于5mg/m3,SO2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环境保护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12月30号联合颁布的《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中400mg/m3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尾气烟囱、2为小型塔架、3为喷淋水进口、4为除沫器、5为洗涤液进口、6为喷淋管、7为塔体、8为放空废气进口、9为洗涤液出口、10为硫酸尾气进口、11为洗涤液分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一种含硫尾气氨法洗涤净化塔,包括尾气烟囱1、小型塔架2和塔体7,小型塔架2设置在塔体7上,尾气烟囱1与塔体7顶部连通,所述塔体7内设有除沫器4,塔体7上设有连通塔体7内部的洗涤液进口5,洗涤液进口5连接喷淋管6,塔体7上还设有放空废气进口8和硫酸尾气进口10。
除沫器4上方和/或下方设有喷淋水进口3。喷淋水进口3用于用于清洗除沫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2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剂在线清洗的装置
- 下一篇:废气收集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