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肠缩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067.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4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泰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1/00 | 分类号: | A22C11/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韦宇昕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肠 缩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香肠缩颈机构。
背景技术
香肠加工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先灌装一根很长的香肠,然后再经过缩颈、捆扎、熟制和分割等工序,把长香肠分为预定长度的短香肠。缩颈工序主要是使用缩颈机构使长香肠在预定长度的分节处的直径缩小,以便于后续的捆扎。
申请号为CN200610050096.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香肠扎节机,该机器具有缩颈装置,缩颈装置包括一成对的桃型夹、桃型夹通过夹套与摆杆固定后分别与气夹组件、连杆铰接,连杆通过三连杆机构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三连杆机构由三根连杆组成,其中第一根连杆最顶端与气缸活塞杆相连,中间铰接在机架上,中间两边分别铰接第二根连杆和第三跟连杆的其中一端,第二根连杆和第三跟连杆的另一端与同步连杆铰接。该缩颈装置采用气缸驱动,气缸又通过结构复杂的中间结构使桃型夹按照预定方式运动,这就使缩颈装置需要由多种气动元件组成的一整套气动系统来完成动作,因而结构复杂,工作时有噪声和振动,且不能使用于无压缩空气的场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气动缩颈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维护容易的香肠缩颈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香肠缩颈机构包括机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一对桃形夹,香肠缩颈机构还包括 电机和凸轮传动装置,在电机驱动下,凸轮传动装置使一对桃形夹作方向相反的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传动装置使两个桃形夹作方向相反的相对运动,从而把长香肠的预定长度分节处的直径缩小,采用的是纯机械传动,利用了凸轮的传动原理,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工作时声音轻、振动小,动作准确、可靠,维护容易,不仅适用于专业的香肠加工企业,更能使用于菜场、家庭作坊、超市、酒店、实验室等无压缩空气的场所。
进一步地,凸轮传动装置包括受电机驱动的凸轮、与凸轮配合的滚轮、通过支轴设置在支架上的杠杆、可来回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滑套以及一对连杆,杠杆均与滚轮和滑套铰接,各个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桃形夹铰接,另一端与滑套铰接。凸轮传动装置采用凸轮传动和杠杆平衡相结合,使结构紧凑,进一步减小了体积,而且传动平稳。
更进一步地,凸轮为内凹的凸轮。当滚轮与凸轮的凹槽相配合时,桃形夹处在相对比较平稳的位置,有利于在缩颈前把长香肠传送到桃形夹的预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香肠缩颈机构包括机架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的一对桃形夹2,桃形夹2具有通孔,通孔包括圆形部分23 和自圆形部分23开始截面逐渐缩小的渐缩部分24,桃形夹2包括转轴21和夹紧块22,桃形夹2通过转轴21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当缩颈动作尚未开始时,一对桃形夹2上的圆形部分23处在相重叠的位置,香肠从圆形部分23中穿过。当香肠被传送到预定位置后,电机驱动凸轮传动装置,凸轮传动装置使一对桃形夹作方向相反的相对转动,如在图1中,前面的桃形夹2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后面的桃形夹2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在一对桃形夹2的相互作用下,可以把在桃形夹2中的香肠逐渐往截面积缩小的通孔处挤压,这样就可以把香肠在分节处的直径逐渐缩小。
凸轮传动装置包括凸轮31、与凸轮31配合的滚轮32、通过支轴37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上的杠杆33、滑套34和一对连杆38,凸轮31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旋转,滚轮32和滑套34分别在支轴37的两侧与杠杆33铰接,支架1上设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从滑套34中穿过,滑套34通过导向杆11可上下来回移动地设置在支架1上。各个连杆38的一端其中一个桃形夹2的夹紧块22铰接,另一端与滑套34铰接。
凸轮传动装置还包括弹簧36,弹簧36设置在滑套34的下端面和支架1之间,始终处在压缩状态,给滑套34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该力通过滑套34传输给了杠杆33,即弹簧36给杠杆33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同时凸轮31给滚轮32也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两个力分别在杠杆33的支轴37两侧且方向相同,确保了滚轮32始终与凸轮31接触,使传动平滑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泰机械(嘉兴)有限公司,未经隆泰机械(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