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激光和雷达的双模测速取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157.X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汤志伟;吴轶轩;朱宏;蔡烜;洪利军;吴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1/04 | 分类号: | G08G1/04;G08G1/054;G01S13/58;G01P3/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雷达 双模 测速 取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和雷达的双模测速取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智能交通的日益发展,超速取证设备已经成为交通管理的必备设施,其市场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相对成熟。现今专用测速设备主要有视频检测、线圈、雷达和激光等几种,视频检测精度低,使用范围最小;线圈式安装时需要开挖路面,不便于迁移,现在也正趋于萎缩。因此,现在及将来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测速市场主要以雷达测速和激光测速为主。雷达式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使用范围广,可移动式使用,现在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其主要应用于几十米左右的短距离测速,百米以上的长距离测速将导致精度大幅降低,且易受干扰;激光式的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但主要是测量百米以上长距离目标,不能测量短距离目标且使用相对复杂。
所有利用雷达波来检测移动物体速度的原理,其理论基础皆源自于[多普勒效应]。当无线电波在行进的过程中,碰到物体时会被反射,而且其反射回来的波,其频率及振幅都会随着所碰到的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若无线电波所碰到的物体是固定不动的,那么所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是不会改变的。然而,若物体是朝着无线电波发射的方向前进时,此时所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会被压缩,因此该电波的率频会随之增加;反之,若物体是朝着远离无线电波方向行进时,则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则会随之减小。
测速雷达就是检测到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及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间的频率变化。由这两个不同频率的差值,依特定的比例关系,而计算出该波所碰撞到的物体的速度。运动目标的多普勒频率fd符合下列关系式。
其中Vr为目标运动速度;C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ft为雷达的发射频率,是一个已知量;fd为测量到的运动目标引起的都卜勒频率,其测量精度由石英晶体振荡器保证。由fd,C,ft即可计算出目标运动速度Vr。但利用雷达波来检测车速时,是无法在车阵中检测到特定车辆的速度,而只能检测到开在车阵最前面,且体积较大的车子的速度。这是由于雷达波发射角度约在十至二十度间,根据车辆正面宽度基本在2至5米左右,雷达波有效作用范围就在几十米左右,如果超出这个距离,在多车道公路上两车以上并行行驶时,警察用雷达测得超速现象却无法明确认定那一部车辆违规。因此,超出这个距离范围,应考虑其他的测速方式。
参见图1,激光测速原理主要是在脉冲激光测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激光脉冲持续时间极短,能量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瞬时功率大,可以达到很远的测程进行测距。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一连串极细的短脉冲光束,根据每个光脉冲的飞行时间来推算出目标的实际距离,其换算公式为:S=ct/2。式中S为待测距离;c为激光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t为激光在待测距离上的往返传播时间。再依据测到的距离变化,来决定目标移动的速度v及方向。
根据激光的原理,激光测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由于光束为射线,测速距离相对于雷达测速有效距离远,可测100米外;测速精度高,误差<1公里;但激光光束必须要瞄准垂直与激光光束的平面反射点,又由于被测车辆距离远、且处于移动状态,而导致执勤警员使用相对复杂、易疲劳。激光测速不能在运动中使用,只能在静止状态下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测速取证系统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激光和雷达的双模测速取证系统,该系统利用激光和雷达两种测速方式的原理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其可根据路况特点全天候全距离监测车辆超速行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激光和雷达的双模测速取证系统,所述取证系统包括激光测速模块、雷达测速模块以及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控制连接激光测速模块和雷达测速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