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292.4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琦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43/00 | 分类号: | A47B4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结构 | ||
1.一种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框架,具有一第一左框条、一第一右框条、一第一顶框条及一第一底框条,所述第一左框条与第一右框条系相间隔且相互平行的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顶框条与第一底框条均横向的设置在第一左框条与第一右框条的间,且其两端分别的与第一左框条及第一右框条的顶端与底端连接,而第一底框条可枢转地设置;
一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相互平行地间隔设置,第二框架具有一第二左框条、一第二右框条、一第二顶框条及一第二底框条,所述第二左框条与第二右框条相间隔且相互平行地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顶框条与第二底框条均横向地设置在第二左框条与第二右框条的间,且其两端分别地与第二左框条及第二右框条的顶端与底端连接,而第二底框条可枢转地设置;
一第一调整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一右框条;
一第二调整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第二右框条;
一第一滑杆,大致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杆具有一第一长杆部及一第一短杆部,第一长杆部与第一短杆部大致垂直而连接,第一长杆部远离与第一短杆部连接的一端固设在第一底框条,第一短杆部远离与第一长杆部连接的一端与第一调整组件连接;
以及,一第二滑杆,大致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滑杆的中央部位与第一滑杆的中央部位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具有一第二长杆部及一第二短杆部,所述第二长杆部与第二短杆部大致垂直而连接,第二长杆部远离与第二短杆部连接的一端固设在第二底框条,第二短杆部远离与该第二长杆部连接的一端与第二调整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伸缩杆,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框架的第一顶框条与第二框架的第二顶框条,所述伸缩杆包括一粗杆、一细杆以及一扣抵件,所述细杆插设在所述粗杆中,且所述扣抵件设置在粗杆与细杆的间,以固定粗杆与细杆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组件包括一第一螺栓、一第一滑套以及一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滑套套设在第一右框条外,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滑套连接且供第一滑杆的第一短杆部插设,第一螺栓与第一滑套连接并设置在第一滑套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侧,第二调整组件包括一第二螺栓、一第二滑套以及一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滑套套设在第二右框条外,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滑套连接且供第二滑杆的第二短杆部插设,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滑套连接并设置在第二滑套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下方,分别连接一第一滑轮底座及一第二滑轮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二调整组件为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杆部及第二短杆部的末端为塑料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折收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杆部远离与第一长杆部连接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凹环,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具有一第一凸环,通过第一凹环与第一凸环的相互嵌卡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短杆部远离与第二长杆部连接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凹环,该第二连接管内具有一第二凸环,通过该第二凹环与该第二凸环的相互嵌卡而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琦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琦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2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