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断器的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770.1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漳泉;吴承德;郭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漳泉;吴承德;郭文川 |
主分类号: | H01H85/54 | 分类号: | H01H85/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断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跌落式熔断器,特别涉及一种熔断器的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户外交流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是一种过负荷保护装置,它装设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或配电线支杆上,用作变压器和线路的短路、过载保护及分、合负荷电流。跌落式熔断器在正常运行时,触头开始处于闭合位置,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熔丝管旋转跌落,触头形成明显的断开位置。
现有熔断器的结构包括:上、下触头结构、熔丝管、瓷瓶,其中,触头结构分为上、下两组,分别将熔丝管和瓷瓶上、下两端连接。上触头结构中通过嵌件与瓷瓶连接,在嵌件另一端固定有支座、静触头。静触头上固定有导电夹,静触头触头另一端是通过导电板和动触头的导电销配合,导电销固定在铜套上,铜套套于熔丝管上。
在实际工作中,导电板和导电销之间分开与闭合实现电路的断和通,当作用时间久了以后,很容易出现静触头弹性形变,导致静触头与动触头闭合不紧密,电路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熔断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断器的触头结构,通过增加弹性压板,使得静触头更耐久,整个熔断器也更安全,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法案:
一种熔断器的触头结构,包括与瓷瓶连接的静触头和与熔丝管连接的动触头,所述的动、静触头合起或脱离实现电路的通与断,其中,所述的动、静触头是通过导电板弧形凹槽搭接于导电销而联接,上述的导电板上设有弹性辅助件以抵压于导电板的弧形凹槽的突起处。
进一步,弹性辅助件为弹性压板,弹性压板末端设为与导电板凹槽相配合的弧形部,两者紧贴为一体,且在弹性压板和导电板的纵向延伸设有配合紧密的加强弧槽。
进一步,导电板与一嵌件相连接,该嵌件另一端嵌入在瓷瓶中,嵌件上还固定有支座,导电板向上延伸形成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静触头上固定有弹性压板,所以当导电销与导电板的合起或脱离实现电路的通与断,这种动作重复多次后,静触头不会因为弹性形变而造成与动触头配合不够紧密,这样使得整个工作过程中更安全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熔断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熔断器的上触头结构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熔断器的上触头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触头结构1、下触头结构2、熔丝管3、瓷瓶4,上触头结构1将熔丝管3和瓷瓶4连接,下触头结构2将熔丝管3和瓷瓶4另一端连接。
如图2和3所示,上触头结构1是由动触头部分和静触头部分组成,具体包括:支座11、导电销12、导电板13、弹性压板14、铜套15、嵌件16,其中嵌件16一端嵌入瓷瓶4中,另一端上依次固定有支座11和静触头,动触头固定于上铜套15,并且上铜套15套于熔丝管3上。所述的动、静触头是通过导电板13弧形凹槽搭接于导电销12而联接,导电板13一端凹槽与导电销12配合导电,其中,在支座11与静触头13上固定有弹性压板14,弹性压板14另一端贴紧抵压于导电板13凹槽凸起处,且在弹性压板和导电板的纵向延伸设有配合紧密的加强弧槽。导电板13向上延伸形成接线端子17,导电销12固定于铜套15上,并且铜套15套住熔丝管3。
以上所记载内容,仅为利用本创作所做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于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本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漳泉;吴承德;郭文川,未经王漳泉;吴承德;郭文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