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部件升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968.X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颜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丘晓勇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部件 升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型部件升托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修理中,有些重型部件在车底下,如汽车地变速箱、差速器壳螺旋圆锥齿轮都重达数百斤,都在车箱下,抬不能抬,搬不好搬,要把它卸下来运出去修理,修好后运进来装上去,真伤脑筋,只能采取各种土办法,劳动强度大,工时长,工效低。 特别适合现在的大客车、中巴车后置式发动机装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且功能强大的重型部件升托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部件升托车,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升降杆、丝杆、丝母杆、铰链杆、行走轮和附件,升降杆为扁条状,每侧6支,左边2支和间2支构成平行四边形,上、下相交点用铰销分别铰接在上、下框架侧边铰接板左铰孔上,左、右相交点分别铰接在铰链杆和丝母杆端部上,右边2支构成>形,与中间2支升降杆分别平行,其右相交点铰接在丝母杆端部上,开口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和下框铰接板右铰孔上,下框架安有行走轮,丝杆拧进丝母杆和丝母杆中心螺孔里,丝杆左端与铰链杆中孔铰接。
所述丝杆的前端设有一六角形的丝杆头,在丝杆头的后端设有一垂直丝杆的操作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二是多功能,除专用外,还可作上、下货车和运输车,适用于千斤载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框架,2-下框架,3-升降杆,4-丝杆,5-丝母杆,6-铰链杆,7-行走轮,8-铰接板,9-铰销,10-丝杆头,11-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重型部件升托车,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升降杆3、丝杆4、丝母杆5、铰链杆6、行走轮7和附件组成,升降杆3为扁条状,每侧6支,左边2支和间2支构成平行四边形,上、下相交点用铰销9分别铰接在上、下框架侧边铰接板8左铰孔上,左、右相交点分别铰接在铰链杆6和丝母杆5端部上,右边2支构成>形,与中间2支升降杆分别平行,其右相交点铰接在丝母杆5端部上,开口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1和下框2铰接板8右铰孔上,下框架2安有行走轮7,丝杆4拧进丝母杆5和丝母杆5中心螺孔里,丝杆4左端与铰链杆6中孔铰接,丝杆4的前端设有一六角形的丝杆头10,在丝杆头10的后端设有一垂直丝杆的操作孔11,附件有变速箱框架、差速器壳螺旋圆锥齿轮框架、平板和货斗等,工作状态时附件某1件放置在上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二是多功能,除专用外,还可作上、下货车和运输车,适用于千斤载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丘晓勇,未经丘晓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9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带机电子元件上料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全自动编带机
- 下一篇:工程制图用绘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