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品验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4656.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安志坚;侯健;李强;刘兴亮;王泽利;王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0 | 分类号: | F17D3/0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408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水系 | ||
技术领域
油品验水系统,属于油品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安装在稳定轻烃等液体油品的卸车管线上,对管线内油品是否含水实时监测的验水设备。
背景技术
油品掺水作弊是市场可见的一种现象,个别油品提供商往往以这种方式以次充好,严重影响油品质量。倘若以劣质油品原料进行生产,不仅造成成本增加,还会对生产造成影响,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为此原料采购部门需要对油品是否含水进行检验,对原料质量进行评估。
对油品原料是否含水进行分析,通常包括感官判断和仪器(化学)分析等方式。仪器(化学)分析是通过仪器或化学分析手段对油品中是否含水及含水量进行精确分析,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但是实验周期长,并不适合于连续的生产过程;感官判断因人而异,也同样不能作为评估的标准。对于原有进厂含水量较大的油品,之前没有有效的手段遏制承运商掺水作弊。发明人通过实践发现,在卸车管路上增加了一种U形管路进行验水,利用油水比重差异和颜色差异的原理,鉴别石脑油原料中的含水情况,验水方法效果尚可,但仍存在塑料软管易老化变色,容量太小不易观察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易用的油品输送用玻璃筒验水器,使用该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对油品中是否含水进行评估,以保证油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油品验水系统,包括验水器入口线、验水器出口线和验水器排液线,其特征在于:在验水器入口线和验水器出口线之间设有玻璃筒,验水器入口线上端与卸车管线连接,下端与玻璃筒底部连接;玻璃筒顶部与验水器出口线下端连接,验水器出口线上端与卸车管线连接;玻璃筒底部还连接有验水器排液线。
所述验水器入口线上端口为斜漏斗形,与卸车管线管道底面连接。便于流入更多油中的水,观察起来效果更明显。
所述玻璃筒顶部还设有放空线,放空线上设有阀门。
所述玻璃筒分为玻璃筒体和上封头两部分,通过把紧螺栓固定。
所述验水器入口线和验水器出口线上均设有阀门。
监测原理:
油品比重与水的比重相差较大,例如石脑油比重0.7g/cm3,较水的比重1.0g/cm3要小,所以在石脑油和水的混合液中,水总是在底层,石脑油在上层。同时水的粘度较油粘度要小,当油水混合物流入玻璃筒时,会出现“紊流”现象,如果看到玻璃筒顶部向下大量掉圆形水球,底部出现涌泉现象,则表明油品含水,同时油中若含水量较大,可也通常观察油、水是否分层来判断油中是否含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品验水系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本系统可快速、直观、准确地对进厂卸车油品是否含水实施监测,杜绝了含水油品进厂,避免因为油内掺水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验水器入口线2、验水器出口线3、玻璃筒4、卸车管线5、验水器排液线6、放空线7、上封头8、把紧螺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油品验水系统,包括验水器入口线1、验水器出口线2和验水器排液线5,在验水器入口线1和验水器出口线2之间设有玻璃筒3。该玻璃筒3为透明的圆柱体(可承受约0.1~0.2Mpa压力,适应高油位冲击),通过把紧螺栓8将玻璃筒体与上封头7固定连接。验水器入口线1上端口为斜漏斗形,与卸车管线4管道底面连接,下端与玻璃筒3底部连接。当油中带水时,斜漏斗形设计能便于流入更多油中的水,观察起来效果更明显。玻璃筒3顶部与验水器出口线2下端连接,验水器出口线2上端与卸车管线4连接;玻璃筒3底部还连接有验水器排液线5。在玻璃筒3顶部还连接有放空线6。设置放空线6的目的是在管线充油的情况下,避免负压现象的发生。放空线6、验水器入口线1和验水器出口线2上均设有阀门。
使用时,分别将验水器入口线1和验水器出口线2一端连接于卸车管线4,并打开设在验水器入口线1和验水器出口线2上的阀门,同时关闭验水器排液线5上的阀门。观察油品进入玻璃筒3的状态,如果看到玻璃筒的顶部向下大量掉圆形水球,底部出现涌泉现象,则表明油品含水,同时,因为油水密度不同,会产生分层现象,通过透明玻璃筒3也可以观察并判断油品中是否掺水。一俟判定油品中掺水,固定证据,即可关闭验水器出口线2上的阀门,同时打开验水器排液线5上的阀门,将掺水油品切换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4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