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脑健康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5757.X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令柱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1/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 治疗 | ||
1.脑健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电路(1)、整流滤波电路(3)、锯齿波脉冲电路(4)和鼻腔头(5);鼻腔头(5)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鼻腔头外壳(13),与鼻腔头外壳(13)固接的鼻光源插接板(14),插接在鼻光源插接板(14)上的可见光源(15)和近红外光源(16)以及设在鼻腔头外壳(13)端部的透光密封胶(17)和四芯引线(11),四芯引线(11)由与鼻腔头外壳(13)绝缘的鼻光源线(19)及鼻脉冲信号线(10)构成,鼻光源线(19)由共同电极连接线、可见光源线和近红外光源线组成;电源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3)的输入端;整流滤波电路(3)的输出端接入锯齿波脉冲电路(4)的输入端,鼻光源线(19)的一端与鼻光源插接板(14)连接,鼻光源线(19)的另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相连,鼻脉冲信号线(10)的一端与鼻腔头外壳(13)固接并连通,鼻脉冲信号线(10)的另一端与锯齿波脉冲电路(4)的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健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齿波脉冲电路(4)包括多谐振荡器、放大电路和脉冲变压器B1;多谐振荡器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容C3、三极管Q3和滑动电阻器UR1;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滑动电阻器UR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2发射极和滑动变阻器UR1的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滑动变阻器U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滑动变阻器UR1的滑动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和脉冲变压器B1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脉冲变压器B1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该脉冲变压器B1副边绕组的两个端部(F,G)分别与两个鼻腔头(5)的鼻脉冲信号线(10)相连;所述的可见光源(15)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5;近红外光源(16)包括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和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整流滤波脉冲电路(3)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和电阻R5的另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可见光源(15)和近红外光源(16)分别通过鼻光源线(19)的可见光源线、近红外光源线和共同电极连接线与鼻腔头(5)的鼻光源插接板(14)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脑健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由发光二极管Φ8LED630作为可见光源(15)的发光二极管D1,由发光二极管Φ8LED900作为近红外光源(16)作为发光二极管D2或发光二极管D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脑健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频锯齿波脉冲的频率小于等于60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令柱,未经孔令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57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波治疗灯
- 下一篇:波动能量产生器的按摩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