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筒仓相互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6052.X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平;万治安;吴锋;云建平;张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06 | 分类号: | B65D88/06;B65D90/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筒仓 相互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储存和中转的水泥筒仓,尤其是一种能互相回
收排放物的水泥筒仓相互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水泥筒仓的储存原理如图1所示,水泥通过压力空气输送进入筒仓,筒仓内的空气通过顶部的排气孔31排放到筒仓外。由于水泥进仓过程中,筒仓内的水泥和气体混合在一起,所以在排气孔里需要安装过滤网30,把水泥粉尘过滤掉,空气排放到筒仓外。当过滤网吸附水泥饱和而遭堵塞时,筒仓内的空气会冲破防爆阀排入大气。目前的水泥筒仓都是按照上述原理储存水泥,但是该传统工艺存在如下不足。
1)需要经常维护
由于水泥筒仓顶部的过滤网在吸附水泥粉尘后会堵塞,需经常派专人进行检查和更换。检查和更换滤网需要专人爬到23米高的筒仓顶去操作,不但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经常性的更换过滤网也增加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2)浪费水泥、污染空气
虽然在筒仓顶部安装了过滤网,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水泥粉尘随着空气流穿过过滤网排放到筒仓外的大气中。特别是当过滤网吸附水泥粉尘饱和时,排放到筒仓外的水泥量会更多,甚至冲破防爆阀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不仅造成大量水泥浪费,更严重的是造成空气污染,致使周边的土壤硬化,破坏周边的植被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水泥筒仓相互回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传统水泥筒仓的储存需要经常维护和浪费水泥、污染空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筒仓相互回收装置,包括若干个并排放置的顶部排气口封死的水泥筒仓,相邻两个水泥筒仓顶部出气口通过排气连通管连接,使第一个水泥筒仓至最后一个水泥筒仓空气全部连通,在第一个水泥筒仓和最后一个水泥筒仓两侧增设空气清洁罐,且第一个水泥筒仓和最后一个水泥筒仓的排气管分别插入空气清洁罐中。
排气连通管呈倒V型管道,其内径≥泵送水泥入水泥筒仓的进仓管内径,两端部为直管且直管端面上焊接有法兰盘,并通过法兰盘与水泥筒顶部出气口连接。
空气清洁罐包括罐体、排气管和排气阀门,排气管上端与罐体顶部连接,下端安装有排气阀门,罐体内装有水,水中插有水泥筒仓的排气管。
一种应用水泥筒仓相互回收装置进行回收方法,利用相邻的水泥筒仓来回收前一个水泥筒仓排放的空气进行沉淀,然后通过排气连通管再次排放到下一个水泥筒仓进行再次沉淀,直至排放到最后一个水泥筒仓进行沉淀,最后一个水泥筒仓排放的气体、再经过空气清洁罐中的水进行过滤,最后将彻底清洁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去。
水泥筒仓相互回收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去的路径采用单向排放:
当第一至第三水泥筒仓泵送水泥时将关闭第一空气清洁罐的排气阀门,打开第二空气清洁罐的排气阀门,空气将通过连通管向右边的水泥相邻筒仓排放,最终从第二空气清洁罐排入大气;当第六至第八水泥筒仓泵送水泥时将关闭第二空气清洁罐的排气阀门,打开第一空气清洁罐的排气阀门,空气将向左边的相邻水泥筒仓排放,最终从第一空气清洁罐排入大气。
水泥筒仓相互回收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去的路径采用双向排放:当向中间的水泥筒仓泵送水泥时,将第一空气清洁罐和第二空气清洁罐的排气阀门都打开,采用双向排放空气,空气同时从第一空气清洁罐和第二空气清洁罐排放到大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免维护。
由于水泥筒仓之间通过相互回收、沉淀来清洁空气,不需要用传统的过滤网来过滤空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泥筒仓相互回收装置不需要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一次性投入终身免维护。节约了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一次性投入、一劳永逸。
2)无水泥损耗
由于水泥筒仓之间相互回收,回收仓内空气中的水泥粉尘沉淀在水泥筒仓内,而回收仓本身又是储存仓,因此水泥全部得到回收利用,没有任何损耗,节约了水泥。
3)排放零污染
由于水泥筒仓的多级回收,最后一级筒仓排放的气体已经几乎没有水泥粉尘,再经过清洁罐中的水进行最终清洁过滤后排放到罐外,真正实了排放零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水泥筒仓相互回收法最直接的使用范围是一切储存散装水泥的场所,如各类建筑工地、商品混凝土生产厂、水泥厂等。由于水泥筒仓相互回收法的原理是利用储存筒仓本身相互回收粉状材料,因此,该实用新型产品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粉状产品的大型储存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水泥筒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6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