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仙茶饼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6115.1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龙;邹建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建漳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仙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高效率地把水仙茶叶锤制成茶饼的机器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们各种茶饮料中,有一种水仙茶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除醒脑提神外,还兼有健胃通肠,排毒,去湿等功能。但是目前茶饼的成型工艺仍然是用小木模一个个的人力锤制而成,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本实用新型即为解决该问题而发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台架上,由动力箱、齿轮箱、机构箱、手动摇把、锤头组、凹模及凹模底座部件组成,并把台架固定于工作桌上。其工作原理是:动力箱里的电机驱动齿轮箱里的大齿轮,当小齿轮被大齿轮啮合时,小齿轮带动机构箱里同轴的绞绳轴旋转,锤头组在绞绳的拉曳力下上升,当小齿轮脱开啮合时,锤头组在重力下做自由落体锤入凹模为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多次锤压后,在凹模里的水仙茶叶即被锤成凹模形状的茶饼。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以仿生人工锤制方式,高效率地把水仙茶叶锤制成茶饼问题,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构箱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立体图。
图中1.工作桌 ,2.台架,2-1.台架底板,2-2.定位导柱,2-3.定位框架,3.动力箱 ,3-1.电源插头,3-2.调速器,4.齿轮箱,4-1.小齿轮,4-2.大齿轮,5.机构箱,5-1.绞绳轴,5-2.绞绳,5-3.定滑轮,6.手动摇把,7.锤头组,7-1.垂头基板,8.凹模,8-1.绳套,9.凹模底座,9-1.绳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台架2上,由动力箱3、齿轮箱4、机构箱5、手动摇把6、锤头组7、凹模8及凹模底座9部件组成,并把台架2固定于工作桌1上。其工作原理是:把电源插头3-1插入插座,并调好调速器3-2,打开电源开关,动力箱3里的电机驱动齿轮箱4里的大齿轮4-2,当小齿轮4-1被大齿轮4-2啮合时,小齿轮4-1带动机构箱5里同轴的绞绳轴5-1旋转,锤头组7在绞绳5-2的拉曳力下上升,当小齿轮4-1脱开啮合时,锤头组7在重力下做自由落体锤入凹模8为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在凹模8里的水仙茶叶即被锤成凹模形状的茶饼。
为了实现上诉的工作循环,大齿轮4-2设计为不完整齿轮特征,而与之啮合的小齿轮4-1设计为完整齿轮特征。
为提高茶饼成型效率,锤头组7设计由多个锤头固定于锤头基板7-1组成,而凹模8由相应的多个凹腔构成。
为搬移方便,凹模8上设计有绳套8-1,凹模底座9上设计有绳套9-1;在凹模8移入台架2的定位框架2-3前,锤头组7的起始点可由手动摇把6转动绞绳轴5-1作调整。绞绳5-2一头系住于绞绳轴5-1上,中间跨过定滑轮5-3,而另一头系于锤头基板7-1中间。在台架2上设计有锤头组7的定位导柱2-2,以保证锤头基板7-1的上下运动方向。
茶饼锤制成型后,每个茶饼须用纸包覆好进入下道烘烤工序,为此凹模8设计为凹腔两面贯通特征。锤茶饼时以台架底板2-1面为凹模8底面,搬移茶饼或装入茶叶时以凹模底座9为凹模8底面,且凹模底座9与台架底板2-1设计为同一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建漳,未经邹建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6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