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包防絮流透气上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6586.2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0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岐;王军;王金辉;李超;吴亚新;龙山;吕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4 | 分类号: | B22D41/54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包防絮流 透气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透气性和防絮流作用的中间包上水口。
背景技术
生产实践表明,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影响铸坯和钢材最终质量及生产能力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结晶器水口的絮流堵塞。浇铸时的水口絮流、结瘤造成的水口堵塞现象将无法满足正常拉速的浇铸作业,严重时水口絮死,造成断浇、钢水回收事故。水口絮流堵塞还会引起中间包内钢水流入结晶器的流速不稳、湍流加剧,使结晶器内钢水液面波动过大,增加钢水卷渣几率,从而引起铸坯夹杂物缺陷,影响铸坯和成品质量。可以说,水口絮流堵塞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整个炼钢工序的生产节奏。
为有效减轻和防止水口絮流堵塞,各钢铁厂普遍采用从中间包上水口吹入氩气的方法,以减轻和防止水口絮流堵塞现象,延长浇注时间。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吹氩透气上水口,大部分属于弥散型,即整个上水口材质均具有一定的弥散性,通过吹氩孔吹入的气体由上水口内、外壁表面均可通过。在钢水长时间浇注过程中,随着钢水中氧化物夹杂等絮流物不断黏附到上水口内壁表面,加之钢水本身压力的作用,吹入的氩气很难继续由上水口内壁表面通过,将使更多的絮流物黏附到上水口内壁,使内壁的透气弥散性持续恶化,导致大部分氩气将由更易通过的外壁表面溢出,从而使吹氩起不到防水口絮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减轻和防止水口絮流堵塞,稳定钢/渣界面波动,降低钢水卷渣几率,延长浸入式水口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铸坯和成品材质量的中间包防絮流透气上水口。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中间包防絮流透气上水口,其特征在于,在上水口本体外壁上涂敷有防透气涂层,本体内壁上部涂敷有防氧化涂层,本体内、外壁之间设有气体通道;上水口底座下端面设有铝碳质耐火预制板,底座上斜壁及侧壁涂有高铝火泥耐火层;在底座铝碳质耐火预制板下表面预设有环形凹槽,底座上斜壁上设有两个吹氩孔,其中一个吹氩孔与铝碳质耐火预制板下表面的环形凹槽相连,另一个吹氩孔与本体内、外壁之间的气体通道相通。
所述铝碳质耐火预制板厚度为15-20mm。
所述硅质釉层厚度为0.8-1.2mm。
所述高铝火泥耐火层厚度为0.8-1.2mm。
所述防透气涂层与防氧化涂层均为硅质釉层。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水口底座下端面增加一层没有透气弥散性的铝碳质耐火预制板,可防止气体通道中的气体由下表面板间逸出。水口底座上斜壁与侧壁涂有高铝火泥耐火材料,使最外层包围底座本体的钢壳与本体间粘结更牢固,气密性更好,防止底座外壳漏气。
由于在上水口本体内壁上部涂敷了一层硅质釉层,可防止中间包整备烘烤过程中高温火焰对上水口顶部本体铝碳质材料的氧化,该涂层在高温钢水浇铸过程中会氧化脱落,既起到防止水口氧化作用,又不影响浇铸过程氩气由水口内壁逸出。同样,在水口本体外壁涂敷的硅质釉层,可保证在低于钢水浇铸温度范围不会自然氧化脱落,所以能很好地防止氩气通道中的氩气由水口外壁逸出,使氩气完全由水口内壁逸入浇铸通道随钢水下流,从而起到阻止絮流物粘结到水口内壁的作用,减轻水口絮流堵塞程度,提高水口使用寿命。
由于在水口底座上设置了两个吹氩孔,其中与水口底座下表面的环型凹槽相通的吹氩孔,通过吹入氩气可防止上水口与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的对接板间产生吸气而氧化钢水。另一个与上水口本体内、外壁间的气体通道相连的吹氩孔,则可使吹入的氩气进入通道后透过内壁逸入浇铸通道随钢水下流,从而有效阻止钢水中的氧化物夹杂絮结在水口内壁,减轻水口絮流程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中间包防絮流透气上水口,可实现结晶器水口氩气流量的定量化控制,防止钢水中氧化物夹杂大量黏附到上水口和浸入式水口内壁表面,有效减轻水口絮流程度和防止水口堵塞,稳定中间包和结晶器内钢/渣界面波动,降低钢水卷渣和漏钢几率,延长水口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铸坯质量,稳定生产节奏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中间包防絮流透气上水口结构剖面图。
图2为与底座环型凹槽相连的吹氩孔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与本体气体通道相连的吹氩孔局部放大图。
图中:吹氩孔1、上水口本体2、防透气涂层3、防氧化涂层4、浇注通道5、气体通道6、高铝火泥耐火层7、底座8、铝碳质耐火预制板9、环形凹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中间包上水口为一中空的圆筒形,主要由上水口本体2与底座8所组成,中间中空部分为浇注通道5,在底座8的最外层包裹有钢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6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