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CRT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6589.6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D.田伯瑞;伯纳德.K.凡塞尔;夏忠平;张学渊;赵健;钟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2B27/10;G02B27/18;G02B27/09;G02B27/48;G03B21/16;H01J29/9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crt 投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兴起,现有的投影设备通常采用手持式、低耗电的投影设备,最适合于此类投影设备的光源为激光光源或是发光二级管光源。其中,激光光源是已被广泛认为低耗电、亮度高的高效光源。
投影系统利用光调制器把从光源射出的光转换为影像画面。目前此种光调制器通常是利用液晶的投射型/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硅基液晶,以及DLP技术中的数字微镜器件。为了表现影像画面,需要绿/蓝/红三种原色的激光。
另外,CRT是一种是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其主要由玻璃罩、电子枪、偏转线圈、应激面板。应激面板上涂覆有荧光涂层。CRT的工作原理为:电子枪阴极发出电子束,经强度控制、聚焦和加速后变成细小的电子流,再经过偏转线圈的作用向正确目标偏离,轰击到涂覆有荧光涂层的应激面板上。这时荧光涂层被启动,就发出光线来。
传统的CRT技术被用于电视机、电脑屏幕应用中,另外CRT技术也可被用于投影光机结构中,但往往效率不高,而且受亮度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CRT投影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激光CRT投影系统,包括光源系统、光学棱镜、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包括三个用于产生激光的激光CRT,三个所述激光CRT产生的激光光源颜色分别为三原色中的一种,三个所述激光CRT产生的激光分别通过光学棱镜形成一束三色合成光;
所述激光CRT包括一电子枪,所述电子枪包括一G2电极,所述G2连接一电子束电流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激光CRT都设有G2电极及电子束电流控制系统,这样每个G2电极都可以单独控制,通过控制G2电极来控制电流强度,进而控制激光光源的强度,以便达到理想的投影图像的色平衡。本实用新型将激光CRT光源作为投影系统的光源,具有能消除激光散斑、功率较大、可控性好等优点。
所述激光CRT包括一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包括一漏斗形的玻璃罩,所述玻璃罩的广角端设有一应激面板,所述应激面板采用一激光面板,所述激光面板加载正电压;所述激光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激光腔,至少两个所述激光腔沿厚度方向排列成所述激光面板;所述激光腔包括一增益介质层、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增益介质层的前方和后方;
所述玻璃罩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电子枪。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枪能发出高速电子束,足够强度的电子束射入激光面板上后,就会产生激光效应,进而产生激光。
所述电子枪还包括一阴极,所述阴极与所述G2电极之间设有一G1电极;所述阴极加载有正电压,所述G1电极加载有负电压;
还包括一双驱动器调制系统,所述双驱动器调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阴极和所述G1电极。
双驱动器调制系统用于调制阴极和G1电极响应控制信号,双驱动器调制系统通过从高到低调整电压来调制阴极,并通过G1电极来调节低电压,实现高分辨率。
所述阴极采用浸渍式阴极,所述浸渍式阴极连接一加热器。浸渍式阴极能产生高密度电子电流,能比传统的阴极承载更高的负荷。另外,浸渍式阴极物理尺寸小、能提供低电容配置。因此浸渍式阴极能提供高带宽的视频和高负载,最终能提供更亮的屏幕亮度。
所述G1电极采用一低电容电极,所述G1电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距离为0.003~0.004英寸。即G1电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为0.0762mm~0.1016mm。
所述G2电极优选采用一低电容电极。
所述G2电极与所述激光面板之间还设有一G3电极,所述G3电极前方设有一磁力聚焦线圈。G3电极也可采用一低电容电极。G3电极和磁力聚焦线圈结合运行将电子束进行预聚焦。另外,G3电极还能对真空管起到电弧防护作用。
所述磁力聚焦线圈前方设有一偏转线圈。以便用于将电子束偏转到外界屏幕的理想位置。
还包括一激光面板冷却系统,所述激光面板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激光面板周边的歧管、热交换系统、冷却液,所述冷却液设置在所述歧管内,所述热交换系统连接所述歧管的入口和出口。冷却液通过歧管流经整个激光面板周边,激光面板被冷却,冷却液温度上升。升温的冷却液从出口离开歧管,从而进入热交换系统,进行冷却和冷却液重新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6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