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整流的发光二极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7279.6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义才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民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整流 发光二极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110V与220V工作电压的自动切换整流效果,且能够提供发光二极管发出均匀亮度、工作温度低及提高使用寿命效果的发光二极管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节能与环保的特性,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例如:白炽灯、荧光灯、路灯、广告广告牌…等须照明的产品上。
一般发光二极管运用于照明光源的用途时,为达到照明稳定的目的,通常须透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而,因为使用于不同产品上的电压有110V与220V的不同,所须的工作电流亦不同,因此,发光二极管除须借由前述的整流器的整流外,另须针对不同的电压需求配置限流电阻,换言之,一颗功率在3.3V至4V的110V发光二极管,所须的工作电流40mA,与同样功率,而工作电流20mA的220V发光二极管,则必须分别封装为各别独立的组件,以提供不同需求的产品使用。然而,如是各别独立组件的使用固然可以达到使用目的,但是,并不符合现今3C产品的使用需求,且更徒增物料管理上的问题。
再者,发光二极管以交流电压驱动,因而,当电压源所提供交流电压有过压电产生时(即,突波),通常须使用整流电路或桥臂回路来保护发光二极管使不会因过电流而损坏,换言之,在发光二极管驱动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保护措施,使得电压源所产生的过电流能够被适当的疏通。现有技术中,若采用整流电路,所使用的整流器的体积大,安装及携带上皆不便。若采用桥臂回路则因串接多颗发光二极管,使得电流分布相当不均衡,间而影响发光流明、发光效率及光衰,致影响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整流过程为了维持一定的交流电压,将因减少限流电阻的压降而造成发光二极管承受过热风险,因而有容易被烧毁危险,是以,更衍生难以克服的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整流的发光二极管装置,该发光二极管装置具有整流功能,且亮度均匀、工作温度低、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整流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其组配并连接于具有电源供应器的基板上,该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
两组二极管单元,每一组二极管单元具有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且该两组二极管单元相互间保持适当的间距,并以极向反置串联一起,且每一组的第一、第二发光组件相互之间,与前述该两组二极管单元为同样间距,并作极向反置串联,借由该两组二极管单元相互间的间距,及每一组的第一、第二发光组件相互间的间距,共同形成寄生电容区,借该寄生电容区阻隔过电流,并加以存储,依所设定的工作电压平顺的输出。
该两组二极管单元相互间的间距在2um以下,而该每一组的第一、第二发光组件同样采2um以下的间距。
该发光二极管采顺向电压为48V。
每一组二极管单的第一、第二发光组件为具有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及PN过渡层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该发光二极管采单向的n-p-n型或p-n-p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兼具整流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其借由数颗发光二极管作矩阵式的适当排列,使得发光二极管相互间产生的寄生电容效应,令交流电压可被有效控制维持在既定值,从而达到整流、驱动的效果,同时使得该发光二极管装置亮度均匀、工作温度低、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兼具整流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兼具整流的发光二极管装置整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兼具整流的发光二极管装置驱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义才,未经周义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7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闸机的齿轮减速装置
- 下一篇:道闸机脉冲角度检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