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青蟹隐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7686.7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金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章翠云 |
地址: | 31501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的辅助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为青蟹提供隐蔽场所的青蟹隐蔽器。
背景技术:
隐蔽物设置为防止和减少蟹与蟹之间的接触机会,使其安心蜕壳成长,应在池内布放一些障碍物和隐蔽物,如插上若干行梅花桩形的竹枝、树枝,枝竿扦插距为30厘米~50厘米之间,放置竹筒,砖瓦片,人造洞穴等设施作隐蔽物。设置隐蔽物,可以增加青蟹隐藏和活动栖息的空间,达到分散、疏离青蟹群集,减少相遇的目的,又可使青蟹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自由选择适应的栖息场所。但是现有的青蟹隐蔽器会存在流水不通畅等问题,有些隐蔽器无法完全限制青蟹的大螯张开,因此效果还是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以为青蟹提供良好的隐蔽场所,避免青蟹相互攻击,提高青蟹成活率的隐蔽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青蟹隐蔽器包括放置于池塘底部的管体,管体的直径为10-75厘米,管体的长度为20-30厘米,在管体的周壁开设有多个小孔。
所述管体周壁的小孔数量为20-50个。
所述的管体在池塘底部的放置间距为40-80厘米。
本实用新型管道直径容许青蟹的横行进入,限制青蟹的大螯完全张开,从而避免青蟹相互的攻击,且管体中水流通畅,环境安全,是良好蜕壳的隐蔽物体,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且本实用新型只要直接截取PVC管即可,具有材料来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使青蟹穴居比例达到75%以上,成活率提高15%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青蟹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该青蟹隐蔽器包括放置于池塘底部的管体1,管体1的直径为10-75厘米,管体1的长度为20-30厘米。管体的材料为聚乙烯(PVC)及类似物,因此只要直接截取PVC管即可,具有材料来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可以采用在管体1的周壁开设有多个小孔2,所述管体1周壁的小孔2数量为20-50个,使管体1内水流通畅。所述的管体1在池塘底部的放置间距为40-80厘米,使青蟹穴居比例达到75%以上,成活率提高15%以上。
本实用新型管道直径容许青蟹的横行进入,限制青蟹的大螯完全张开,从而避免青蟹相互的攻击,且管体中水流通畅,环境安全,是良好蜕壳的隐蔽物体,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且本实用新型只要通过废弃的PVC管等就能制作,具有材料来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使青蟹穴居比例达到75%以上,成活率提高15%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青蟹养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未经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7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