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泵井光杆提升吊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7706.0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芳;黄国华;李仰忠;杨洪波;鲍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6 | 分类号: | E21B19/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光杆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维护作业领域所用的一种连接装置,具体的是一种提升存在严重生产安全隐患的螺杆泵井光杆的专用设备,更具体的说是在对螺杆泵井进行维护作业时,在吊驱动装置或提光杆时用于与井架吊钩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采油用深井螺杆泵在维修作业时,当转子进入或提出定子过程中,因自身结构原因会造成转子带动全井抽油杆高速旋转,而且旋转速度随着下放或提升速度增加而增加。以往进行此项操作没有专用的扭矩释放工具,一直使用普通抽油杆吊卡,依靠起吊设备的吊钩旋转系统慢速提升或下入进行扭矩释放。当起吊设备的吊钩旋转系统损坏、旋转不灵活或提升下放速度过快时,在全井抽油杆重量影响下(例如Ф28锥螺纹杆质量5Kg/m,常规井深900-920m,杆自重约4.5T,加之油污蜡卡等可重达6T),惯性非常大,扭矩释放不彻底,导致轻者将起吊钢丝绳缠绕在一起无法进行施工,重者会将起吊中的配件甩出伤人伤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杆泵井光杆提升设备。该设备用于螺杆泵井提升光杆作业施工时,可避免吊卡不能有效卸载反扭转力而受损飞散,同时又解决了螺杆泵转子进入到泵筒的过程中产生的抽油杆脱扣问题,避免产生严重生产事故。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螺杆泵井光杆提升吊卡,包括外套、压力轴承、承压套、压盖,所述外套为吊卡的本体,其主体为圆柱体,上表面焊接有吊环,在外套的圆柱体上沿轴线加工有阶梯孔,在阶梯孔内配置压力轴承,同时设置与压力轴承配套的承压套,在承压套的外壁加工有密封圈槽,内置密封圈;承压套的上表面设置压盖,压盖的周边使用螺钉固定在外套上,压力轴承及承压套通过上面的压盖固定在外套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螺杆泵井光杆吊卡,从现场应用的情况看,在整体杆柱反转时,能看到杆柱高速旋转,但本实用新型吊卡的外套从外观看并未随之转动,说明此实用新型有效的卸载了反转扭矩力,达到了设计效果,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同时杜绝了转子进入泵筒过程中的抽油杆脱扣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施工的一次成功率,降低了作业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油田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杆泵井光杆提升吊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盖、2-压力轴承、3-承压套、4-密封圈、5-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螺杆泵井光杆吊卡,包括外套5、压力轴承2、承压套3、压盖1,所述外套5为吊卡的本体,其主体为圆柱体,上表面焊接有吊环,在外套5的圆柱体上沿轴线加工有阶梯孔,在阶梯孔内配置压力轴承2,同时设置与压力轴承2配套的承压套3,在承压套2的外壁下侧加工有密封圈槽,内置密封圈4;承压套3的上表面设置压盖1,压盖1的周边使用螺钉固定在外套5上,压力轴承2及承压套3通过上面的压盖1固定在了外套5内。
使用时,将杆柱穿过吊卡的承压套3,然后使用背帽将杆柱固定在吊卡内,这样整个杆柱的重力直接作用在压力轴承2上,在整体杆柱高速旋转时通过压力轴承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的吊卡只是承压套3随之旋转,而与井架吊钩相连的吊卡外套5不受旋转影响,从而有效破解杆柱扭转作用力,使旋转运动与吊卡悬挂系统完全脱离,彻底杜绝了吊卡因旋转产生的扭矩而受损和转子进入泵筒过程中的抽油杆脱扣的严重生产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7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裂完井用可开关控制阀
- 下一篇:应用于APM系统的屏蔽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