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啮合起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7726.8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全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起常乐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F02N1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啮合 起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啮合起动机。
背景技术
一般起动机所使用的是粉末冶金齿轮及齿圈,其存在由于粉末冶金由于本身强度有限,导致小齿轮及齿圈容易破碎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的柔性啮合起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啮合起动机,包括电磁开关和电机,所述的电磁开关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铁芯,所述的第一铁芯上套有第一弹簧,第一铁芯外侧面上固定有挡片,第一弹簧的一端顶于挡片一侧面上,另一端顶于电磁开关前端面上,电磁开关通过弹簧的伸缩控制铁芯的工作行程。
第一铁芯的顶端固定有拨叉组件,电机前端固定连接有与拨叉组件中心位置相连接的拨叉座,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铁芯,所述的第二铁芯上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的拨叉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铁芯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铁芯另一端连接有与飞轮齿环相啮合的驱动齿轮,电机一侧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的电机由继电器和电磁开关控制。
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之间具有间距,其间距为3~5mm,第一铁芯在电磁开关上的工作行程约为15mm,大于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之间的间距,电机先进行 慢转,保证齿轮啮合后,使电机与电源接通,然后进行全力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啮合起动机避免了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铣齿”、“打齿”故障现象,其使用性能更加可靠、寿命更长,避免了对发动机飞轮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开关,2.第一铁芯,3.第一弹簧,4.拨叉组件,5.拨叉座,6.第二弹簧,7.驱动齿轮,8.飞轮齿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啮合起动机,柔性啮合起动机,包括电磁开关1和电机,电磁开关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铁芯2,第一铁芯2上套有第一弹簧3,第一铁芯2外侧面上固定有挡片,第一弹簧3的一端顶于挡片一侧面上,另一端顶于电磁开关1前端面上,第一铁芯2的顶端上固定有拨叉组件4,电机前端固定连接有与拨叉组件4中心位置相连接的拨叉座5,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铁芯,第二铁芯上套有第二弹簧6,拨叉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二铁芯一端相连接,第二铁芯另一端连接有与飞轮齿环8相啮合的驱动齿轮7,电机一侧设置有继电器,电机由继电器和电磁开关1控制。
驱动齿轮7与飞轮齿环8之间具有间距,其间距为3~5mm,第一铁芯2在 电磁开关1上的工作行程大于驱动齿轮7与飞轮齿环8之间的间距。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起常乐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起常乐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7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