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芯杯电机定子自动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7879.2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允进;刘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芯杯 电机 定子 自动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芯杯电机定子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空芯杯电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而市场竟争激烈,工人成本不断上涨,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在目前同行业中,空芯杯微电机定子的生产都是半自动及手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空芯杯微电机的定子由一拉管、一管状磁钢、一管状机壳和两轴承组成,两轴承分别固设于拉管内腔两端,拉管固设于磁钢的内腔,磁钢固设于机壳的内腔。由于定子生产过程中的拉管磁钢送料、拉管磁钢组装、拉管压轴承、轴承通孔等又是不可缺少的工序,因此,同行业中的许多厂家纷纷致力于如何提高拉管磁钢送料、拉管磁钢组装、拉管压轴承、轴承通孔的自动化程度,但是现有的该四个工序的定子一体化组装机,其结构复杂,致使造价成本较高;并且定子部品较小,组装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定子组装时容易造成机壳、轴承不同心现象,从而经常产生不良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芯杯电机定子自动组装机,其可以实现定子生产过程中的拉管磁钢送料、拉管磁钢组装、拉管压轴承、轴承通孔一体化自动组装,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及减少不良产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芯杯电机定子自动组装机,所述定子包括一拉管、一管状磁钢、一管状机壳、一第一轴承和一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固设于所述拉管内腔两端,所述拉管固设于所述磁钢的内腔,所述磁钢固设于所述机壳的内腔;所述定子自动组装机包括:
机座;
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用于将所述磁钢输送到指定位置的磁钢送料机构;
将所述拉管输送到所述磁钢上方的拉管送料机构;
用于对所述拉管和磁钢连接处进行点胶的磁钢拉管点胶机构;
可将点胶后的拉管和磁钢压合在一起的磁钢拉管组合机构;
用于将所述机壳输送到位并将所述磁钢、拉管和机壳压合在一起的机壳送料压入机构;,
将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输送到位并将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压入所述拉管内腔的两端的轴承送料压入机构;
对压入拉管内的轴承进行通孔处理的轴承通孔机构,以及
可对上述机构进行自动控制的PLC控制系统。
具体地,所述磁钢送料机构包括磁钢送料槽、第一气缸、第一传感器、第一模具、第一转盘、第一分度盘、第一转位电机,所述磁钢送料槽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一侧,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模具上方,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气缸位置处,所述第一模具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磁钢放置于所述磁钢送料槽内,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磁钢到达指定位置后发出指令给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驱动所述第一气缸工作将所述磁钢压入到所述第一模具上,所述第一模具固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与设于所述机座下方的第一分度盘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分度盘由所述第一转位电机驱动旋转。
具体地,所述拉管送料机构包括拉管振动盘、拉管推料槽、第二传感器、第二气缸、漏斗,所述拉管振动盘和拉管推料槽连接在一起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拉管推料槽位置处,所述第二气缸和漏斗设于所述第一模具上方,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漏斗上方,所述拉管放置于所述拉管振动盘内,所述拉管振动盘将所述拉管输送到所述拉管推料槽,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拉管到达所述拉管推料槽位置后发出指令给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驱动所述第二气缸工作将所述拉管推入所述漏斗,所述拉管从所述漏斗出来后落入装有所述磁钢的第一模具上。
具体地,所述磁钢拉管点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模具上方的胶水罐、点胶管、步进电机、第三传感器,所述胶水罐内储存有胶水,所述点胶管与所述胶水罐连接,所述点胶管的出口对准所述磁钢和拉管连接处,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胶水罐连接,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磁钢和拉管到达指定位置后发出指令给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启动所述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胶水罐向所述点胶管输出胶水。
具体地,所述磁钢拉管组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模具上方的第三气缸、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磁钢和拉管到达指定位置后发出指令给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驱动所述第三气缸将所述磁钢和拉管压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7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保护专用开关电源
- 下一篇: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