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同参数滚道的轮毂轴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8057.6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钧铭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参数 滚道 轮毂 轴承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为一种采用不同参数滚道的轮毂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传动系统中用部件轮毂轴承单元来连接车轮,可以支撑车体、传递动力或起到从动的作用,普通的轮毂轴承单元内部结构为设有两列同规格参数的滚道及滚动体,两列滚动体的承载能力相当,但在装车受力的过程中,受力集中点在轮毂轴承单元的内侧滚道部位,为了保证普通轮毂轴承单元的承载能力在增大内侧滚道部位的强度的情况下需要将外侧滚道结构同样增大,因此会增大整个部件的体积、重量,从而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成本的采用不同参数滚道轮毂轴承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不同参数滚道的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外法兰盘和内法兰盘,所述内法兰盘上紧固地配合有半内圈,所述半内圈的大端外径上设有磁性圈,其特征在于:外法兰盘的内侧设有两条规格参数不同的滚道,内法兰盘和半内圈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外法兰盘的两条规格参数不同的滚道配合的规格参数相对应的单滚道。采用不同规格参数的滚道可以控制整个部件体积和重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外法兰盘内侧的两条规格参数不同的滚道中远离于半内圈的滚道比靠近半内圈的滚道直径参数大。此设置可以增大有效受力截面,从而使得轮毂轴承单元内侧滚道部位内法兰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外侧滚道参数在确保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有效地得到了控制,以此来减小体积和重量,以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外法兰盘内侧的两条滚道内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锁定所述滚动体。上述设置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的引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滚动体为钢球。用钢球作为滚动体不易受损、受力均匀、实惠耐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内法兰盘上设有轮毂螺栓,外法兰盘靠近轮毂螺栓位置和内法兰盘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使得轮毂轴承内部与外界隔绝,从而保护了内部结构免受外界杂质的污染腐蚀,还可以使滚道内的润滑油不易泄漏,因此整个轮毂轴承单元的性能变得更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内法兰盘与半内圈配合的位置设置有台阶和卷边,使得半内圈铆接于内法兰盘上,从而起到低能耗低噪音的效果,以更好地配合汽车的运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磁性圈为ABS磁性圈。ABS磁性圈重量较轻,使得本实用新型也更加轻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采用不同参数滚道的方式使得轮毂轴承单元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装车安全系数高,而且有效地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和重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外法兰盘2、半内圈3、内法兰盘5、滚动体6、密封圈7、轮毂螺栓8、磁性圈9、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列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不同参数滚道的轮毂单元,包括外法兰盘1和内法兰盘3 ,内法兰盘3上紧固地配合有半内圈2并设有高强度的轮毂螺栓7,外法兰盘1设有4个带螺纹的螺栓孔,在外法兰盘1靠近轮毂螺栓7位置和内法兰盘3之间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由钢板骨架和耐高温的橡胶构成,骨架外径和外法兰盘1的边侧内孔紧固配合。外法兰盘1的内侧设有两条参数规格不同的滚道,内法兰盘3和半内圈2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外法兰盘1的两条规格参数不同的滚道配合的规格参数相对应的单滚道,滚道内设有保持架9,保持架9锁定所述滚动体5,滚动体5采用钢球。半内圈2上设有ABS的磁性圈8,内法兰盘3与半内圈2配合的位置设置有台阶和卷边,使得半内圈2铆接于内法兰盘3上。
其中设置外法兰盘1内侧的两条参数规格不同的滚道中远离于半内圈2的滚道直径的参数比靠近半内圈2的滚道直径参数大。以实现小体积、低重量、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钧铭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钧铭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8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