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桩声测管通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8738.2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述灿;郭光权;张飞;李从华;刘道凤;梅川川;姚松柏;王玉林;冯海珍;程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004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桩声测管通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钻孔桩声测管堵管处理的工具。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是采用超声波检测的方式对于钻孔桩桩基砼质量进行检测,为此,需要在钻孔桩钢筋笼下放时埋设声测管,并在完成混凝灌注之后仍然保持声测管的畅通,不能有堵管现象,现有的因声测管堵塞而进行桩基取芯的解决方式费用很高,每个桩取芯费用约为2.4万。
我国国内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施工11#标黄河以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境内,此项工程基础全部采用钻孔桩,桩深均在40m以上,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桩钢筋笼下放时需埋设3根φ57mm壁厚3mm的声测管用于桩基砼质量的检测。因桩基深度大,最大深度达到100m,声测管的长度与桩长等长,声测管绑扎在钢筋笼上随钢筋笼一起下放,钢筋笼分5-6次下放,因此声测管也相应形成5-6个接头,接头较多,难免因施工过程中的不慎,接头控制不严,泥浆或水泥浆渗入声测管中,渗入主要原因一是本项工程地下水位高、地质复杂、均为流塑性砂土,桩基施工时对泥浆的性能要求较高,泥浆的浓度较大,容易渗入管内;二是本项工程桩长较长,砼灌注时间较长,水泥浆容易渗入管内。显然,针对这项工程采用已有的桩基取芯的解决方式必然会大大增加成本,也会大大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钻孔桩声测管通管器,以简单有效的方式使钻孔桩声测管在超声波检测之前能够保证通畅,避免堵管,从而降低费用,缩短工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钻孔桩声测管通管器的结构特点是:设置一段可以在声测管中自由下落的柱状金属撞击块,在所述撞击块的顶部连接有钢丝绳,以钢丝绳悬吊在声测管中的撞击块可以由钢丝绳从声测管中吊出。
本实用新型钻孔桩声测管通管器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撞击块的前端头为锥头。
所述撞击块是一段φ32的钢筋。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是用钢丝绳将撞击块下落在声测管中,利用撞击块的自由下落在声测管中形成堵管的混凝土或泥浆进行撞击,实现通管,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可以极大地降低费用,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撞击块;2钢丝绳;3锥头;4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钻孔桩声测管通管器的结构形式是设置一段可以在声测管中自由下落的柱状金属撞击块1,在撞击块1的顶部连接有钢丝绳2,以钢丝绳2悬吊在声测管中的撞击块1可以由钢丝绳2从声测管中吊出。
具体实施中,为了提高撞击强度,可以将撞击块的前端头设置为锥头3;
图1所示,撞击块1是一段长度为70cm的φ32钢筋,钢丝绳2是带外皮的φ5mm钢丝绳;为了牢固连接,避免撞击块1在钢丝绳2上脱落,在撞击块1的顶部固定焊接一螺帽4,钢丝绳2与螺帽4固定连接。
使用时,利用钢丝绳2将撞击块1吊入声测管中,若能通畅下落在设计高程上,则不存在堵管;若遇有堵管,将撞击块向上提升2-3m,再任撞击块自由下落,对堵管位置形成撞击,将其分层击碎,再利用高压射水冲洗声测管中被击碎的堵塞物,如此反复操作,直至使声测管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8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