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联接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8763.0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晓;柴洪强;邓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实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联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施工中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联接扣,用于在生态袋施工中的袋体之间的联接。
背景技术
在柔性防护系统施工当中,要使用工程联接扣将上下两层的袋体成品字形固定。现有技术的工程联接扣如专利号为200620017329.X的中国专利所示,其主要作用为:
1、增加生态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生态柔性护坡系统的抗拉、抗切强度;
2、多孔结构设计,有利于排水,对减少静水压力、构建稳固的边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两面带棘爪的结构,有利于生态袋相互联接在一起,并形成紧密内锁结构,增加坡体强度。
但现有技术的工程联接扣存在如下一些缺点:
1、基板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没有将一定原料发挥到其最大面积,因为面积越大,相对越稳定。没有将生产原料的节省发挥到最大,且不规则外形在运输,包装,使用上,造成人为的损耗较大。
2、排水孔设计不合理,并不是排水的最佳设计,只是对水份的淤积起到了缓解作用,没有将排水功能发挥到最佳,为了省原料就得多设孔,方便了排水但失去必要的强度,或为了增加强度就多用原料少开孔(有的只设两到四个孔),是能增加强度,但不利于主动排水。
3、棘爪反锁力不足,在压实度不足造成袋体不稳的情况下,与袋内土层的摩擦不强,当通过机械压实时,如袋体倾斜的重力稍大就容易将棘爪拔出,使工程扣脱离袋体,造成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工程联接扣,该工程联接扣的基板、排水孔、棘爪结构更为合理,使得其原料发挥效果更好,排水和强度效果更好,棘爪反锁力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程联接扣,包括基板以及固定在基板两侧面上的棘爪,在基板上开有排水孔,所述的棘爪包括突出体和倒齿,倒齿固定在突出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为长方形;所述的排水孔为八边形;所述的倒齿分为两组,上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倒齿为四个,每组两个,呈十字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突出体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基板结构更为合理,使得其原料发挥效果更好,排水孔结构更为合理,使得排水和强度效果更好,棘爪结构更为合理,使得反锁力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基板1以及固定在基板两侧面上的棘爪2,在基板1上开有排水孔3。
基板1为长方形,将现有技术的不规则形优化成长方形。相同材料下,长方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因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长不变,高短了,比起同长的不规格形,那就大得更明显了。如果是同一厚度、同一面积、相近稳定性的情况下,运用锐角为60度的平行四边形工程扣与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扣相比,面积少了30平方厘米。优化外形的目的,在于增大工程联接扣的平面面积,增大其与袋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其本身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每只能节约大致8克重的原材料(每只工程联接扣按60克计算,每平方厘米用量为0.267克),按现行广泛使用的原材料聚炳烯12000元每吨来举例,现行每年的工程联接扣的用量约为800万只,这样一年约节省成本76.8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实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实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8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