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煤气回收区域风向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8990.3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敏;于学亮;白炳楠;王秋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煤气 回收 区域 风向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向指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炉煤气回收区域的风向指示标。
背景技术
转炉煤气回收区域回收的是转炉冶炼时产生的煤气,包括回收装置和放散装置。当煤气柜未满、煤气中氧含量符合标准时,对煤气进行回收。反之,通过放散塔点燃放散。煤气回收区域主要设备有三通阀、蝶阀、水封逆止阀及盲板阀等。一旦上述阀门发生泄漏,现场的工作人员需要迅速撤离到上风位置,以避免煤气中毒。因此准确标示出现场的即时风向是保证人员撤离方向的首要前提。以往转炉煤气回收区域一直使用的是小旗,通过小旗辨识风向。然而利用小旗辨识风向的最大缺陷是小气的灵敏度不够,使工作人员难以准确辨别风向,从而给煤气回收区域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灵敏度高,能准确指示出即时风向,避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转炉煤气回收区域风向标。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炉煤气回收区域风向标,其特征在于,由底盘、支柱、套筒、尾翼、连杆及箭头组成;套筒上部设有连杆孔和顶丝孔,沿套筒轴向加工有支柱孔,上端带有锥头的支柱活动插装在套筒支柱孔内,支柱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底盘上,穿过连杆孔的连杆通过顶丝固定在连杆孔内,连杆一端连接箭头,另一端连接尾翼。
所述支柱孔的孔底带有锥形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支柱锥头与套筒锥形坑的点接触连接配合形式,上部套筒及指示部分依靠自身重力落放在支柱锥头上,摩擦阻力小,且可保证定位准确,使风向标指示部分的转动更加灵活,稍有风吹尾翼便可带动箭头转动,箭头指示方向即为来风方向。只要将本实用新型放在高处显眼的地方,一旦出现煤气泄漏,现场工作人员即可依据风向标的指向,迅速撤离至上风位置,从而避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且连杆位置可根据需要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炉煤气回收区域风向标立体示意图。
图2为支柱5结构示意图。
图3为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尾翼1、套筒2、连杆3、箭头4、支柱5、底盘6、锥头7、凸台8、圆盘9、连杆孔10、顶丝孔11、凹坑12、支柱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之转炉煤气回收区域风向标主要是由尾翼1、套筒2、连杆3、箭头4、支柱5及底盘6所组成。尾翼1为一外宽内窄的梯形板,内侧设有螺栓孔,采用螺栓连接在连杆3的一端。套筒2为一端开口的圆筒,上部预留有连杆孔10,与连杆孔10轴线垂直设有一个顶丝孔11,沿套筒2的轴向加工有一支柱孔13,支柱孔13的孔底加工有一圆锥形凹坑12。支柱5为一圆柱体,上端头加工成圆锥形锥头7,下端头设有带螺栓孔的圆盘9;为减少与套筒2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支柱5的圆柱体上加工有一道较窄的圆盘形凸台8,使支柱5与套筒2内壁之间形成线接触。
装配时,将支柱5下端头圆盘9用螺栓固定在底盘6上;将尾翼1用螺栓连接在连杆3的一端,再将连杆3穿过套筒2的连杆孔10后,将箭头4用螺栓固定在连杆3的另一端,找好连杆3重心即连杆3平衡后,拧紧套筒2上部顶丝,将连杆3固定在套筒2连杆孔10内。然后,将组装好指示部分的套筒2支柱孔13落坐到支柱5的锥头7上,支柱5的锥头7将自动滑落到支柱孔13的孔底凹坑12内,落座到位即告装配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8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热改善型U型太阳能集热管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自然对流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