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弯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9519.6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4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冷新宇;考松波;张瑞海;温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弯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不锈钢弯管的手动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食品、医药、化工、电子等行业的产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板框式过滤机,用于对各类液体中微小的杂质进行过滤、澄清及提纯处理。这种过滤机的进液口与各支管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数的“U型管”来实现的,其中“U型管”部件是以φ25×3的不锈钢无缝管弯制而成的,弯曲角度为180°,弯曲半径为R42,如采用传统的手动液压弯管机来加工,其模具的弯曲半径为2D(R50),弯曲角度90°≤α<180°。由于不锈钢管加工过程中的弹性变形,最后加工的产品弯曲角度只能达到130°,且弯曲半径为R50,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进行二次加工,工序复杂,现有的弯管装置是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受力变形,由于在万贯的过程中产生滑动摩擦,产品“U型管”在弯制过程中,管子的外缘容易脱离模具造成外侧起鼓,管子内侧易形成褶皱,使制造的产品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一次冷加工成型且加工的产品表面光滑、工序简单的手动弯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动弯管装置,由支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支撑件I,另一侧固定连接底盘,底盘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支撑件II,其外侧活动连接转动架,转动架为横“U”形,在封闭的一端连接手柄,在其内部通过固定轴I和固定轴II分别连接滚轮I和滚轮II,滚轮I和滚轮II内各有两套向心球轴承。
所述的支撑件I和支撑件II都为“L”形,其上端有一φ28的圆孔,这两个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支座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支撑件I,另一侧固定连接底盘,底盘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支撑件II,其外侧活动连接转动架,转动架为横“U”形,在封闭的一端连接手柄,在其内部通过固定轴I和固定轴II分别连接滚轮I和滚轮II,滚轮I和滚轮II内各有两套向心球轴承的结构形式,在弯制过程中可以使滚轮I和滚轮II始终紧贴住φ25×3的不锈钢无缝管做纯滚动,因此工序简单,可保证弯制的产品表面光滑。
附图说明:
图:本实用新型手动弯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1、支座2、不锈钢无缝管3、支撑件I 4支撑件II5、固定轴I 6、固定轴II 7、底盘8、手柄9、转动架10、滚轮I 11滚轮II
具体实施方式:
支座1为梯形状,在其上面上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件I3,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盘7,在底盘7上的中间部位焊接支撑件II 4,在底盘7的外侧活动连接转动架9,转动架9为横“U”形,在封闭的一端连接手柄8,在其内部通过固定轴I 5和固定轴II 6分别连接滚轮I 10和滚轮II 11,滚轮I 10和滚轮II 11内各有两套向心球轴承。
使用时,将不锈钢无缝管2穿过支撑件I 3和支撑件II 4,进入到滚轮I 10和滚轮II 11之间,并探出,转动手柄8,转动架9以固定轴II 6为圆心,作圆周运动,滚轮I 10和滚轮II 11始终紧贴住φ25×3的不锈钢无缝管上,在弯制过程中都做纯滚动,因此可保证弯制的产品表面光滑;考虑到弹性变形,弯制过程中手柄8的弯曲角度可以≥180°,调整滚轮I 10和滚轮II 11间距,可以保证产品弯曲半径为R42,从而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实现弯制“U型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9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注塑机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件机的头部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