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血液回流袋式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9556.7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槐;董合军;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回流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血液回流袋式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医院经常有很多病人同时输液,有时候为病人输液的医护人员非常的忙,在药液输完后没有及时拔掉针头,而引起输液病人的血液倒回输液导管中。
传统的带有防血液回流功能的输液器就是在滴斗里面直接加止流阀球,但止流阀球滑动性大,防血液回流效果不明显;还有就是在滴斗里面加T形止流柱,但有时药液用完时,止流柱不能准确的插入止流孔,造成防血液回流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有效的在药液用完时自动封闭输液管道防止血液倒回输液导管的输液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血液回流袋式输液器,包括输液器1本体,在滴斗3内靠近出液口9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圆锥支座5,所述的圆锥支座5为镂空结构,且圆锥支座5上设置有一系列的小孔6;圆锥支座5中间设置有一个止阀杆7,止阀杆7靠近出液口9一端设置有止流凸球8,另一端设置有浮动块4。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解决输液结束时血液倒回输液导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滴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防血液回流袋式输液器,包括输液器1本体,在滴斗3内靠近出液口9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圆锥支座5,所述的圆锥支座5为镂空结构,且圆锥支座5上设置有一系列的小孔6;圆锥支座5中间设置有一个止阀杆7,止阀杆7靠近出液口9一端设置有止流凸球8,另一端设置有浮动块4。
其中,所述的圆锥支座5靠近滴斗出液口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滴斗出液口一端的直径。
其中,所述浮动块4的直径大于圆锥支座5上远离出液口一端的直径。
其中,所述的止阀杆7的直径小于圆锥支座5上远离出液口一端的直径。
其中,所述的止流凸球8的直径大于圆锥支座5上远离出液口一端的直径。
其中,所述的浮动块4、止阀杆7和止流凸球8的密度小于滴斗3内液体的密度。
使用时,首先用输液针10连接到输液者身上,当药液从滴斗3的进液口2进入到滴斗3内时,浮动块4受浮力上升,同时带动止阀杆7和止流凸球8一起上升,当药液慢慢输入人体内,药液慢慢下降,浮动块4、止阀杆7和止流凸球8一起下降,最终止流凸球8堵住出液口9,封闭输液管道。能有效的解决输液结束时血液倒回输液导管的问题。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9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避光袋式输液器
- 下一篇:防血液回流袋式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