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室保温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0580.2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献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献永 |
主分类号: | A01G9/22 | 分类号: | A01G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寿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大棚等用的遮罩或挡板或类似物的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温室保温被。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温室大棚作物栽培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在大棚塑料膜上铺设保温覆盖层可以有效减少日光温室热量的散失。近20年来,节能型日光温室由于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现有技术中,大棚塑料膜上铺设的保温覆盖层选用有:草苫、蒲席和针刺毡棉被等。草苫、蒲席保温被是利用稻草或蒲草编制而成,针刺毡棉被使用废旧短纤维经针刺工艺做成,做成适合大棚的长度尺寸后铺在大棚表面进行保温。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表面辐射发射率较高,向空间辐射散失的热量较多,保温性能不理想;由棉纤维或稻草等透气结构制成的保温被,在野外刮风时冷空气容易穿透保温被,使其丧失保温效果;极易被雨、雪浸湿,被浸湿后的草帘或棉被会增加几倍的重量,同时使得保温效果显著下降;容易腐烂,使用寿命短,有些保温被的使用寿命不到1年;质量重,卷放和展开使用均需花费较大人力;推出一种新型的温室保温被以替代传统的蒲席和草苫一直是广大农民十分关心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保温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草帘保温性能不理想、质量重、防水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室保温被,其特征在于包括有:PET镀铝膜、网状拉力层和主保温层;所述网状拉力层设置在所述PET镀铝膜的下表面,所述主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网状拉力层的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主保温层包括:第一发泡材料保温层、第一毛毡层、第二发泡材料保温层和第二毛毡层;所述第一毛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泡材料保温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发泡材料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毛毡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毛毡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发泡材料保温层的下表面。
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温室保温被保温性能明显。
2、本实用新型的温室保温被由于采用发泡材料作为保温层,故减轻了温室保温被的整体重量,便于在温室顶盖上滚卷展开铺放,或滚卷撤收。
3、本实用新型的温室保温被在发泡材料下部铺设了网状拉力层,防止保温被展开时拉伸损坏,表面和芯材均为耐老化材料,使用寿命长,提高了保温被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温被的顶层采用了铝箔,中间为发泡材料,故不会有吸水、透水的现象发生,使保温被表面完全防水,下雨后重量不增加,防止保温被变湿受潮,防止保温被导热系数变大。
5、本实用新型的温室保温被制作工艺简便,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
6、本实用新型的温室保温被表面辐射发射率很低,向空间辐射散失的热量少,能有效的减小温室大棚保温被的辐射散热系数,增强保温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温室保温被的表面完全密闭,没有内外空气交换,减少了对流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膜1、网状拉力层2和主保温层;网状拉力层2设置在PET镀铝膜1的下表面,主保温层设置在网状拉力层2的下表面。PET镀铝膜用于反射光线和防水作用;网状拉力层2用于提高温室保温被的抗拉力。主保温层包括:第一发泡材料保温层3、第一毛毡层4、第二发泡材料保温层5和第二毛毡层6。第一毛毡层4设置在第一发泡材料保温层3的下表面,第二发泡材料保温层5设置在第一毛毡层4的下表面,第二毛毡层6设置在第二发泡材料保温层5的下表面。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发泡材料保温层3和第二发泡材料保温层5选用EPE(可发性聚乙烯)珍珠棉制成;第一毛毡层4和第二毛毡层6选用针刺毡。
根据温室保温被的使用地域气候不同,需要的保温被的保温效果也不同,本实用新型的主保温层中的发泡材料保温层和毛毡层的数量可以相应的增加或者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献永,未经张献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0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