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领域协同仿真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0918.4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强;司建玉;罗先银;孙贤安;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陈树德;刘莹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领域 协同 仿真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及动力传动系统试验台,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领域协同仿真试验台。
背景技术
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其电控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对于所设计开发的相关功能,常用硬件在环仿真方法进行测试评价,采用硬件在环仿真虽能对传动系统各种控制策略进行定量分析,但这样的仿真验证仅是从单领域角度展开的,难以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其电控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评价,此外对各组成部件的运动状态也缺乏直观显示。基于此,设计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领域协同仿真试验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全面评价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其电控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测试效率,缩短研发周期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领域协同仿真试验台。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领域协同仿真试验台,它包括CAN总线网络接口卡、CAN总线网络状态监控系统CMS、动力学仿真系统NSS、实车行驶状态回放系统VPS、传动系运动状态显示系统DKM、CAN总线网关、干式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TCU以及离合器执行机构、同步器执行机构,其中CAN总线网络状态监控系统CMS、动力学仿真系统NSS、实车行驶状态回放系统VPS和传动系运动状态显示系统DKM以CAN总线节点的形式通过CAN总线网络接口卡与干式、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TCU连接,CAN总线网关与其他速率CAN总线网络连接,实现不同速率CAN总线网络间的数据通讯。
CAN网络接口卡是以CAN协议标准为基础设计的,采用基于接口的多领域协同仿真模式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领域协同仿真试验台各个子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接口标准,实现不同仿真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
CAN总线网络状态监控系统CMS、动力学仿真系统NSS、实车行驶状态回放系统VPS、传动系运动状态显示系统DKM都以CAN总线节点的形式通过CAN总线网络接口卡与干式、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TCU连接。
CAN总线网关与其他速率CAN总线网络连接,实现不同速率CAN总线网络间的数据通讯。
试验台工作时,先运行动力学仿真系统NSS,把油门开度、车速、发动机转速、离合器1转速及离合器2转速等车辆状态参数按照CAN数据帧格式进行格式化处理后,通过CAN总线网络接口发送给TCU,其根据所制定的起步、换挡控制策略对车辆的当前状态进行判断,实现起步、换挡过程控制,反馈车辆挡位信息,以图形化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同时,传动系运动状态显示系统DKM根据NSS和TCU发送的车辆状态数据控制DCT各组成部件的运行状态。
完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的动力学仿真测试后,以车辆路测数据为输入,利用实车行驶状态回放系统VPS通过 CAN总线网络接口发送实车运行状态的数据帧,TCU控制系统及传动系运动状态显示系统DKM通过CAN总线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帧,TCU控制系统根据起步换挡控制策略完成相关的过程控制,并通过CAN总线网络接口反馈挡位信息,实车行驶状态回放系统VPS及传动系运动状态显示系统DKM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完成相应的动作。
试验台工作时,CAN总线网络状态监控系统CMS监控各个CAN总线节点的运行状态,发生异常情况时,保存相关信息便于事后的分析处理,同时,发出系统异常的警告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能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其电控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及控制等多领域协同仿真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DCT传动系仿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过程控制系统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车行驶状态回放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0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及其网络
- 下一篇:电热水器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