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惯性导航仿真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1232.7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鞠怡明;孙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雷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2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惯性 导航 仿真 测试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惯性导航的仿真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一个惯性导航装置设计出来后,要进行实测、验证和调试,目前的方法是利用一个电器装置模拟产生加速度传感器信号,然后再根据这个模拟的传感器信号做处理,观察计算出来的各种参数是否与原假设吻合。这种方法真实感差,测试不全面,失真现象严重,是一种不得已而采用的方法,因为在实验室里无法得到真实的持续的加速度,不能真实地检测到加速度传感器在持续加速运行的状态下的性能变化对整体的影响。公开日为2010年08月04日、公开号为CN10179452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半实物仿真装置,包括飞行训练器、舵面控制机构、飞行视景系统、大气数据测试装置、三自由度电动转台和惯性导航系统,由网络连成整体,三自由度电动转台包括内框、中框、外框和台体基座及其控制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有传感器组件、计算机,传感器组件安装于三自由度电动转台等。具有装配紧凑、动态性能好、直观方便和仿真度高等优点。但是该方案的仿真装置,惯性导航系统传感器组件连接在飞行器姿态模拟三自由度转台上,只是对转台姿态进行感应,没有真实的持续的加速运行状态,因此,该仿真装置不能较好地适应惯性导航仿真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惯性导航装置仿真测试真实感差,测试不全面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惯性导航仿真测试平台,它具有比较真实的惯性导航仿真环境,模拟数据准确,是实验室里非常实用的直线高速运动加速度仿真测试平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惯性导航仿真测试平台,包括台面,底座,在台面与底座之间设置加速振动机构,加速振动机构做直线加速振动,加速振动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升降控制器,升降装置连接台面和底座,升降控制器连接升降装置。本方案将被测惯性导航装置或被测惯性导航装置加速度传感器组件固定在台面上,台面在加速振动机构的带动下做直线加速振动,加速振动机构的振动方式是:上升阶段加速度逐渐增大,到达振动顶点后陡落,在前次最大加速度基础上再次上升并逐渐增大加速度,到达振动顶点后再陡落,如此反复。加速振动机构的振动波形类似锯齿波,但是,振动周期随加速度增加而变短。在上升阶段,被测惯性导航装置或被测惯性导航装置加速度传感器组件可以正常地检测到自身加速度值,但在陡落阶段,因为加速度变化速度过快,超出了加速度传感器组件的响应范围,使加速度传感器没有响应,或人为将此阶段的加速度设置为加速度传感器组件感应范围之外,结果加速度传感器组件只检测到了所有的上升阶段,而忽略了陡落阶段,因为陡落阶段占用时间很短,所以惯性导航装置近似一直处于加速度增加状态,从而构建了直线高速运动的加速度仿真测试平台。
作为优选,升降装置包括长行程螺管式电磁铁,长行程螺管式电磁铁包括多个上升螺管线圈和多个下降螺管线圈,多个上升螺管线圈排成一列安装,多个下降螺管线圈排成一列安装,每一个螺管线圈都是独立通断电控制,升降控制器电连接螺管线圈。采用多螺管线圈方式构成长行程电磁铁,构成方式是将多个上升螺管线圈排成一列安装,多个下降螺管线圈排成一列安装,衔铁在螺管线圈中,螺管线圈依次加电,上升螺管线圈用于衔铁上升,下降螺管线圈用于衔铁快速下降。
开始振动时衔铁位于上升螺管线圈列下端,列下端第一个上升螺管线圈施加规定激励电流,从第二个上升螺管线圈开始,施加激励电流比前一个上升螺管线圈激励电流值增加,依照此规律增加后面每一个上升螺管线圈的激励电流,直到最后一个上升螺管线圈;从振动第二周期开始,第一个上升螺管线圈施加的激励电流在最后一个上升螺管线圈激励电流基础上再增加,每一个后面的螺管线圈的激励电流同样大于前面螺管线圈激励电流,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达到最大激励电流为止,停止振动。
衔铁上升阶段,上升螺管线圈施加激励电流时序是:最下端上升螺管线圈施加激励电流,衔铁开始加速上升,衔铁上升到接近该螺管线圈中间位置时,下端第二个螺管线圈开始施加激励电流,之后第一上升螺管线圈断电,衔铁越过下端第一个上升螺管线圈继续上升,下端第三上升螺管线圈开始施加激励电流,之后第二上升螺管线圈断电,以此类推直到最上端螺管线圈施加激励电流,使衔铁的加速度在不断提高的状态下上升到顶端。
为使衔铁上升时加速度平稳增加,一是增加上升螺管线圈数,螺管线圈数量越多平稳性越好;二是在衔铁刚接近当前加电螺管线圈中间位置时,后一个螺管线圈加电后,之后前一线圈断电,充分利用螺管力平稳增加的上升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雷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雷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1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