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口逃生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2209.X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5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宏山 |
主分类号: | A62B1/16 | 分类号: | A62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口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室内窗口的逃生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越建越高,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险情,受困人员最需要的是迅速、安全的撤到地面,然而千钧一发的火灾现场不会留给受困者足够的时间等待救险人员。电梯、楼梯或者安全通道都是处于建筑物内,险情蔓延后形势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难以确保电梯、楼梯或者安全通道的安全性,尤其是受灾者惊慌失乱,齐涌向安全通道,极容易造成场面混乱难以顺利通行。此时,最有效的撤离方式是从窗口直接跳出,虽然能够迅速逃出建筑物,但临时抱佛脚来不及临时寻找绳索等工具,也很难冷静的完成绑定绳索等动作,因此高层建筑跳窗生还的几率很低,从窗口逃生的方案也欠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极其有效、安全的窗口逃生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观时尚大方,其安装在窗户室内侧的顶部,垂下的逃生绳上设有各种饰物平时用于装饰房间,发生火灾等险情时,受困者通过逃生绳从窗口攀到楼下,实现安全撤离,且承力梁跨装在窗户上保证了逃生绳紧固端的牢固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窗口逃生架,包括承力梁、绳架和逃生绳,所述承力梁的长度大于窗口的宽度,所述绳架的两端部通过支杆安装在承力梁上,所述逃生绳非缠绕的搭在绳架上,且其一端固装在承力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绳架和支杆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绳由阻燃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梁上安装有连接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安装在承力梁和绳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绳的直径不小于5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实用性能高;
2、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窗户的顶部,其下垂的逃生绳上装置有各种饰物,平时美化房间;
3、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窗口顶部,当发生火灾等险情时,受困者通过逃生绳从窗口攀到楼下,实现安全撤离;
4、本实用新型的承力梁长度大于窗口宽度,跨装在窗口的室内侧,保证了逃生绳紧固端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1承力梁,2绳架,3逃生绳,4支杆,5连接件,6加强杆,7窗口,8饰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窗口逃生架,包括承力梁1、绳架2和逃生绳3,承力梁1安装在窗口顶部,一般设计为实心的不锈钢结构,以承受人体的重力,承力梁1的长度设计为大于窗口的宽度,具体的长度和规格依照不同型号的窗口而设计,保证逃生者攀下窗口时,承力梁1的两端部卡在窗口的室内侧,提高安全性;绳架2的两端部通过支杆4安装在承力梁1上,支杆4与绳架2、支杆4与承力梁1优选为采用焊接的方式,其中的支杆4与绳架2可设计为一体式的结构;逃生绳3的直径设计为不小于5cm,且非缠绕的搭在绳架2上,且其一端固装在承力梁1上,另一端自然垂下,手持逃生绳3的另一端能够将其与绳架2上完全脱离,而不会缠绕在绳架2上。
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
在承力梁1上安装连接件5,连接件5可以设计为板状结构,其上预设有螺栓孔,将其对称的焊接在承力梁1的两端,图示为4个;安装时,将本实 用新型放置在窗口室内侧的顶部,如图示的两个纵向连接件5贴合在窗口纵向墙面上,并用螺栓固定,承力梁1的长度大于窗口7的宽度,其两端部靠紧在室内侧墙壁上,其两端设置的两个横向的连接件5贴合在室内侧墙壁上,并用螺栓固定,通过4个连接件5将本实用新型固装在窗口上。将固定在承力梁1上的逃生绳3非缠绕的搭在绳架2上,具体的如图所示,先将逃生绳3搭在绳架2左端在内侧垂下然后折回(如图示最左端实线部分),折回部分右移搭在绳架2上在外侧垂下然后折回(如图示左端第一个虚线部分),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非缠绕式搭绳,这种设计能够实现拽住逃生绳3的任意位置,都可顺利将绳子拽出与绳架2完全脱离。在承力梁1和绳架2之间安装加强杆6,以提高绳架2的稳固性,且优选将加强杆6设置在绳架2的中部,提高平衡度的同时,还避免加强杆6影响逃生绳3灵活脱离绳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宏山,未经马宏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2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弹
- 下一篇:一种新型糖尿病磁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