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2367.5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生;曾振辉;范晓阳;齐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3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元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锂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寿命长等优点已经在电动车辆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通常电动汽车启动电池放置位置、连接方式、充放电控制线路都按照铅酸蓄电池结构设计,铅酸蓄电池外壳上的正负极都是使用铅套,而汽车启动用的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一般使用铝片做成正极极耳,铜片做成负极极耳。为了既不对汽车做大的设计更改,又可以利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把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置于铅酸蓄电池外壳里做成启动电池,需要解决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与铅酸蓄电池外壳正、负极之间连接方式的问题。
此外,由于汽车启动时电池放电电流较大,要求电芯极耳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因此,汽车启动用的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通常采用叠片结构。目前,叠片式电芯一般只有一个正极极耳和一个负极极耳,不能满足汽车启动所要求的大电流承受能力和快速散热能力。
因此,研究一种用于汽车启动,不需要对汽车做大的结构设计更改的的具有大电流承受能力和快速散热能力的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两个正极极耳和两个负极极耳,具有一端是两个铝片,另一端是铅柱的正极柱,一端是两个铜片,另一端是铅柱的负极柱,因而用于汽车启动时,不需要对汽车做大的结构设计更改,且具有大电流承受能力和快速散热能力。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柱、负极柱和位于壳体内的正
极、负极和隔膜;
所述正极设置有两个正极极耳,负极设置有两个负极极耳,正极极耳设置在壳体的一端,负极极耳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且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外露部分均设置有圆孔;
所述正极柱由第一铅底座、两片铝片和第一铅柱组成,铝片和第一铅柱均设置在第一铅底座上,两片铝片上各具有一个连接圆孔,两片铝片与两个正极极耳通过铆接方式连接;
所述负极柱由第二铅底座、两片铜片和第二铅柱组成,铜片和第二铅柱均设置在第二铅底座上,两片铜片上各具有一个连接圆孔,两片铜片与两个负极极耳通过铆接方式连接。
隔膜用于隔开正极和负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两个正极极耳和两个负极极耳,具有一端是两个铝片,另一端是铅柱的正极柱,一端是两个铜片,另一端是铅柱的负极柱,因而用于汽车启动时,不需要对汽车做大的结构设计更改,且具有大电流承受能力和快速散热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正极,2为负极,3为壳体,41为第一铝片,42为第二铝片,51为第一正极极耳,52为第二正极极耳,61为第一铅底座,62为第二铅底座,71为第一铅柱,72为第二铅柱,81为第一负极极耳,82为第二负极极耳,91为第一铜片,92为第二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柱、负极柱和位于壳体内的正极、负极和隔膜;
所述正极设置有两个正极极耳,负极设置有两个负极极耳,正极极耳设置在壳体的一端,负极极耳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且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外露部分均设置有圆孔;
所述正极柱由第一铅底座、两片铝片和第一铅柱组成,铝片和第一铅柱均设置在第一铅底座上,两片铝片上各具有一个连接圆孔,两片铝片与两个正极极耳通过铆接方式连接;
所述负极柱由第二铅底座、两片铜片和第二铅柱组成,铜片和第二铅柱均设置在第二铅底座上,两片铜片上各具有一个连接圆孔,两片铜片与两个负极极耳通过铆接方式连接。
铅柱与蓄电池外壳正、负极通过氧炔焰烧熔为一体连接,而使汽车不要做大的设计更改。同时由于分别具有两个正、负极极耳,而使得本电池具有大电流承受能力和快速散热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2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载荷缸套活塞环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烧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