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眠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3613.9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佳;陈云飞;于心同;何天峰;邴兴红;张春雁;谢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70;A61P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眠贴,尤其设计一种通过药物达到治疗效果的安眠贴。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导致失眠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常见疾病。相比于西医治疗,中医的治疗效果更加稳定和理想,并且很少有副作用。目前医院临床治疗失眠中常需刺激经络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针刺穴位有作用不够持久和有创伤等缺点。为了达到长久刺激穴位的目的,可以随身携带的安眠贴是绝佳的选择。但是市场上供应的安眠贴都是通过磁力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价格比较昂贵,而传统中药虽然价廉物美,但是不便于携带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药物达到治疗效果的安眠贴。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安眠贴,包括背衬层、助眠药物层和内衬层,所述背衬层的一面为黏胶面,所述助眠药物层位于所述背衬层的黏胶面上,所述内衬层与所述背衬层的黏胶面粘连,所述助眠药物层被所述背衬层和所述内衬层包合。
优选的,所述助眠药物层的位置位于所述背衬层的黏胶面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助眠药物层的面积为所述背衬层面积的25%-40%。
优选的,所述助眠药物层包括助眠药物、上隔膜层和下隔膜层,所述助眠药物位于下隔膜层上表面的中间,所述助眠药物被上隔膜层和下隔膜层包合,所述下隔膜层的下表面与所述背衬层的黏胶面粘连。
优选的,所述助眠药物的底面积为所述下隔膜层面积的30%-90%。
优选的,所述助眠药物层突出于所述背衬层,且所述助眠药物层的突出面为一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背衬层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背衬层为方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衬层与所述背衬层的形状和大小吻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传统中药制成助眠药物层,并与背衬层和内衬层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使药物能够经皮肤直接被肌体吸收进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安眠贴,包括背衬层1、助眠药物层2和内衬层4,所述背衬层1的一面为黏胶面3,所述助眠药物层2位于所述背衬层1的黏胶面3上,所述内衬层4与所述背衬层1的黏胶面3粘连,所述助眠药物层2被所述背衬层1和所述内衬层4包合。
所述助眠药物层2的位置位于所述背衬层1的黏胶面3的中间。
所述助眠药物层2的面积为所述背衬层1面积的25%-40%。
所述助眠药物层2包括助眠药物8、上隔膜层7和下隔膜层6,所述助眠药物8位于下隔膜层6上表面的中间,所述助眠药物8被上隔膜层7和下隔膜层6包合,所述下隔膜层6的下表面与所述背衬层1的黏胶面3粘连。
所述助眠药物8的底面积为所述下隔膜层6面积的30%-90%。
所述助眠药物层2突出于所述背衬层1,且所述助眠药物层2的突出面为一圆弧面。
所述背衬层1设有透气孔。
所述背衬层1为方形。
所述内衬层4与所述背衬层1的形状和大小吻合。
其中所述助眠药物层的制作方法是:将人参0.15g黄芪0.15g当归0.075g五味子0.075g石菖蒲0.075g远志0.075g,分别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物。辅助成分为饴糖、15-20v%酒精和3wt%的月桂氮卓酮水溶液。所述中药混合物、饴糖和酒精按为2∶4∶1的重量比例混合,加入占中药混合物2wt%的月桂氮卓酮水溶液(3wt%),混匀搅拌,所得糊状调和物即可用来制作助眠药物层,每个安眠贴使用约2g所述糊状调和物。所述内衬层的材料使用涂硅脂膜,所述背衬层的材料为医用透气不干胶片,所述上下隔膜层的材料为宣纸。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揭去涂硅脂膜后,将助眠药物层对准穴位,然后将医用透气不干胶片的黏胶面按在皮肤上,待医用透气不干胶片与皮肤粘合。使用完后即可揭去安眠贴,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3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