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261.9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0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冰;刘双来;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0 | 分类号: | F04C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特指旋转式压缩机电机定子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旋转式压缩机中,电机定子被固定在封闭的壳体内。压缩机工作时,壳体内充满高压气体,加上旋转、温度的影响,壳体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为了牢固的固定电机定子,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是采用热套的方式将定子压入壳体中,如图1,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4中,包括有泵体组件1、定子组件2和转子3,采用热套法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定子组件2外周和壳体4内壁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会使定子铁芯受到很大的挤压力,从而引起铁芯的变形,造成电机性能下降。
为了克服热套法的缺陷,又出现了新的固定方法。一种方法是焊接法,如图2,即将壳体与定子铁芯通过数个焊孔6焊接在一起。这种方法虽有效的减少了铁芯的变形,但是在壳体较厚时焊接工艺难度大,难以保证焊接质量。
还有一种方法是支架法,如图3,即在泵体组件与定子铁芯下端面以及上盖与定子铁芯上端面之间增加支架5,通过支架5来固定定子。支架法装配工艺比较复杂,装配精度不高时容易影响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克服了现有技术定子铁芯承受应力大、易变形的缺点,提高电机效率,减少压缩机的整体噪音和振动,提高压缩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有壳体、泵体组件和驱动泵体组件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有定子组件和转子;所述泵体组件、定子组件和转子位于封闭的壳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有圆环状的支架,位于定子组件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区域中。
所述支架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壳体内壁上。
所述支架采用焊接方式与定子组件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由于包括有圆环状的支架,位于定子组件的侧壁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区域中,支架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中,采用焊接方式与定子组件紧固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固定结构,与现有固定结构,特别是广泛应用的热套方法固定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支架和壳体采用热套固定,过盈配合产生的大部分应力将转移到支架上,定子铁芯承受的应力大幅下降。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定子铁芯的变形,从而减少了由此带来的电磁损失,同时也可保证了定转子之间的间隙更为均匀。
2、支架和定子组件采用焊接固定,二者之间可以存在一定间隙。当定子组件受气流压力脉动和电磁力等因素产生振动时,可以避免振动传递到壳体和整个压缩机,从而减少了压缩机整体的噪音和振动。
3、与将定子组件直接焊接在壳体上的固定结构相比,本固定结构有不受壳体厚度的限制的好处。对于采用高压冷媒的压缩机,壳体较厚,直接在壳体上焊接定子工艺难度较大,难以保证焊接质量。本固定结构由于是将定子焊接在支架上,焊接工序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热套固定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采用焊接固定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采用支架固定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支架与定子铁芯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支架与定子组件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焊接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体组件;2、定子组件;2a、定子铁芯;2b、线圈;3、转子;4、壳体;5、支架;6、焊孔,6a、第一凹槽,6b、第二凹槽,6c、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7、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有壳体4、泵体组件1和驱动泵体组件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有定子组件2和转子3,定子组件2位于转子3外周,定子组件2和转子3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泵体组件1、定子组件2和转子3位于封闭的壳体4内腔中;其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有圆环状的支架5,位于定子组件2和壳体4的内侧壁之间的区域中。
所述支架5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壳体4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