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瓶弧形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734.5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晔;李臣忠;宋志岳;陈大海;胡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通气体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瓶 弧形 打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瓶弧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钢瓶的过程中,对钢瓶进行热收口或收底时往往会由于模具的磨损而导致产品口部弧形和底部弧形有拉钩和划痕,影响到产品的外观以及质量,这时便需对钢瓶的口部和底部进行打磨,消除拉钩和划痕,传统的打磨方式是人工手持气动或电动打磨机,同时通过钢瓶的旋转进行打磨,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不安全,而且考虑到人体双手的承受能力,钢瓶旋转的速度也不会太高,这样便会影响到钢瓶表面的打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瓶弧形打磨装置,该装置能够较好地完成钢瓶口部弧形和底部弧形的打磨,提高钢瓶的外观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钢瓶弧形打磨装置,包括床身用于对钢瓶进行打磨的打磨头,所述打磨头上转动安装有砂轮,所述床身的一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套设有可顶靠于钢瓶底部的底部固定件,所述气缸活塞杆与底部固定件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床身的另一端设有可固定钢瓶口部的口部固定件,所述口部固定件连接于减速器的输出端,所述减速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床身上还设有控制杆,所述打磨头由控制杆控制。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床身上设有用于承托钢瓶的翻转架,所述床身的一侧设有输送辊道。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打磨头上还设有除尘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钢瓶通过床身两端的底部固定件和口部固定件夹紧固定,同时口部固定件连接于减速器的输出端,而减速器则由驱动电机所驱动,则该口部固定件可作为主动端带动钢瓶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底部固定件套设于气缸活塞杆的自由端处,而且在两者之间还设置了轴承,则在对钢瓶进行打磨前,可通过控制气缸的活塞杆,将底部固定件顶靠于钢瓶底部,使该底部固定件作为钢瓶旋转的从动端,保证钢瓶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打磨完成后,再控制气缸的活塞杆,将底部固定件与钢瓶底部分离,取下钢瓶即可。
在打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控制杆对打磨头进行控制,避免了手持打磨工具对钢瓶进行打磨,即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又有效地提高了钢瓶的旋转速度,保证了打磨质量。
由于在床身上设置了用于承托钢瓶的翻转架,同时在床身的一侧设置了输送辊道,则可将钢瓶置于输送辊道上进行输送,当钢瓶到达翻转架处时,可将钢瓶置于翻转架上,再将其固定,从而翻转架可起到一承托钢瓶的作用,更加保证了钢瓶在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
由于在打磨头上还设置了除尘装置,则能够及时地将打磨下来的钢瓶、砂轮碎屑清理掉,避免影响到打磨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输送辊道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床身;2.气缸;21.活塞杆;31.底部固定件;32.口部固定件;4.轴承;5.打磨头;51.砂轮;61.减速器;62.驱动电机;7.翻转架;8.钢瓶;9.输送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为钢瓶弧形打磨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和左视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进行描述,在图1中未示出输送辊道9。
该钢瓶弧形打磨装置包括床身1,在所述床身1的一端固定设有气缸2,所述气缸2内设有可活动的活塞杆21,在所述活塞杆21的自由端套设有可顶靠于钢瓶8底部的底部固定件31,而且所述活塞杆21和底部固定件31之间还设有轴承4,这样所述底部固定件31便可在活塞杆21上自由转动;同时在所述床身1的另一端设有可固定钢瓶8口部的口部固定件32,所述口部固定件32固定在一减速器61的输出端,而所述减速器61由驱动电机62驱动,而且所述底部固定件31与口部固定件32的中心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才能够将钢瓶8很好地固定住。
所述床身1上还设有用于对钢瓶进行打磨的打磨头5,在所述打磨头5上转动安装有砂轮51,打磨时,即是该砂轮51对钢瓶8的底部和口部弧形进行打磨,另外,在所述床身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打磨头5的控制杆,图中并未示出此控制杆,打磨时,工作人员通过该控制杆即可对打磨头5的位置进行控制,完成打磨任务,打磨过程中避免了用手直接接触打磨头5,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比较安全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通气体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通气体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伞型深潜导弹发射装置
- 下一篇:淋巴结活检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