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卫生筷子笼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5101.6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4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宏;董玉瑛;李尚婕;刘岩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7/00 | 分类号: | A47J47/00;A47G2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贾汉生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卫生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筷子笼,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的卫生筷子笼。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容器或装置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筷子笼是一种家用日常生活制品。当今市场上,常见的市售筷子笼是由筷盒、垫座、孔构成。其特征是筷盒底部安有垫座,垫座上开有圆形小孔或细长狭缝,但由于垫座上积水少,底部的小孔或狭缝易形成水膜,水流不出去,因此筷子很难达到沥水或干燥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木筷子,还是竹筷子,在潮湿的夏秋季节,当温度和湿度增加时,给环境中原本就存在的霉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筷子处在空气中,难免有霉菌附着其上,恰好有适宜的环境,霉菌就要大量繁殖,木竹筷等物品易受潮发霉,而发霉的筷子含有霉菌,人体食用后可能会危害健康,因此人们为了让筷子避免发霉,可能采取定期把筷子和常用碗碟放在锅里用沸水煮40分钟,还要把水擦干、晾干或者采用烘干等其他各种使其干燥的方法,再收起来,这样才能杀菌、防止发霉,但即使这样,筷子的样子也不怎么美观,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研制一种新型可旋转的筷子笼。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可旋转卫生筷子笼,包括笼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笼体上端边缘固定一个旋转手柄,笼体的底面有沥水孔以便于排水,笼体的底面通过一个旋转轴和底座连接,旋转轴能使笼体与底座相对旋转,当笼体上旋转手柄受到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力时,通过旋转轴和底座连接的笼体便快速旋转,筷子上水流到笼体底部的沥水孔上,水受离心作用被高速甩出,从而使筷子和笼体保持干燥,防止筷子发霉。
具体的:
上述笼体形状为柱形结构,且上端开口;
为了保证快速旋转时,筷子聚拢及筷子不飞出去,上述柱形结构,其侧面高大于底面直径;
上述底座的半径不小于笼体底面的半径;
为了保证筷子笼在旋转时候具有平稳性,上述底座的重量大于其余组成部分的总重量;
上述沥水孔相对于底面圆心呈对称;
上述的沥水孔的个数为至少10个;
为了保证运动的平稳性,上述的旋转轴分别与笼体和底座的中心相连接,并且旋转轴的轴心与笼体和底座的轴心相重合;为了快速除去水分,应将旋转轴和旋转笼体或底座的连接采用摩擦阻力小的连接方式,使得笼体旋转时能快速、平稳;为了保证安全,旋转轴的强度能承受笼体的重量;
上述的旋转手柄与笼体上端边缘连接;
上述的旋转手柄为旋转轴的结构,并且能带动笼体相对底座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赋予了筷子笼新的功能,解决筷子水流到筷笼底部,快速除去水分,使得筷子避免发霉,健康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旋转卫生筷子笼结构示意图。其中,1.旋转手柄,2.笼体,3.沥水孔,4.旋转轴,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在本说明书中,用于描述相应部件直接的位置和方向关系,如上、下、侧面、底面、上端、旋转的词语仅指附图中的位置关系和方向。
以下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可旋转卫生筷子笼的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可旋转卫生筷子笼,包括笼体2和底座5结构,其笼体2上端边缘固定一个旋转手柄1,笼体2的底面有沥水孔3,笼体2的底面通过旋转轴4和底座5连接。用该制品盛装洗刷后待沥水的筷子后,握住旋转手柄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筷子笼的笼体2,即可将筷子上残余的水分沿笼体2底面的沥水孔3甩出,便于随时清洁块笼内底的残留水分,筷子笼内底不积水,便可保证筷子干燥、不发霉,达到卫生清洁的目的。
其中筷子笼的笼体2形状为上端开口的柱形结构;柱形结构不限制其柱形底面的形状,以适合插入筷子、美观、同时不影响旋转为原则。
其中筷子笼的柱形结构是指,其侧面高大于底面直径;设计成此结构的目的是使得筷子能够聚拢,同时防止筷子笼旋转过程中将筷子甩出。
其中筷子笼的底座5的半径不小于笼体2底面的半径,同时底座5的重量大于其余组成部分的总重量;设计成此结构的目的是使得此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稳当,不易侧翻。
其中筷子笼的沥水孔3在笼体2底面相对于底面圆心呈对称分布,并且沥水孔3的个数为至少10个;设计成此结构的目的是,除了美观外,又起到均匀甩出残余水分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学院,未经大连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5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吹风毛巾杆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用户界面的数字点播设备和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