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6070.6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0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丛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奇盟晶体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05 | 分类号: | B24B13/005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陆敏勇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玻璃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光学玻璃打磨工艺中实现玻璃固定的玻璃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是一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玻璃。光学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中的透镜、棱镜、反射镜及窗口等,由光学玻璃构成的部件是光学仪器中的关键性元件。在光学仪器中透镜、棱镜等等光学玻璃的制造工艺中往往需要通过棱角打磨工艺以得到所需的光学玻璃形状。然而,目前的光学玻璃打磨工艺均采用玻璃打磨机来实现,所以事先必须对待打磨的玻璃进行良好的固定以确保打磨工艺的精确性。
有鉴于此,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以固定光学玻璃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固定装置,以实现在有机玻璃打磨工艺中玻璃的固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座,包括两个自所述固定座底部呈一定角度延伸的定位块,所述两定位块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
辅助固定件,至少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端部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设置有一收容槽道1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包括一垂直面和一斜面,两个所述定位块的斜面未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固定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螺栓实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固定件包括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高于所述固定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挡部包括两个倾斜面以及位于所述两倾斜面之间的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空间呈V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有机玻璃安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有机玻璃未触及收容槽道111的壁面1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固定装置可对待打磨的玻璃进行良好的固定,保证了有机玻璃打磨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在有机玻璃打磨工艺用以固定有机玻璃的玻璃固定装置10,包括一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包括两个自所述固定座底部呈一定角度延伸的定位块114,所述两定位块114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呈V字形状。该玻璃固定装置还包括一辅助固定件12,用以与所述固定座相配合,当有机玻璃放置于该固定装置中时可保证所述有机玻璃不向两端部移动。所述辅助固定件12至少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1的一侧端部并与所述固定座11固定连接,其中,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定位件12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定位座11的两侧端部,所述辅助固定件12通过螺栓13与所述固定座11进行固定,在所述定位座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栓13相配合的数个螺孔112。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呈V字形的收容空间的底部设置有一收容槽道111。该收容槽道111的作用便在于当有机玻璃放置在该装置中进行打磨时,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或者降温液等等可以流到该收容槽道111内,在打磨结束后也可方便将碎屑或者降温液等等集中处理。所述收容槽道111的壁面1110为圆弧状,所述定位块114包括一垂直面118和一斜面116,两个所述定位块114的斜面116未连接,即两斜面的较接近的一端并未连接在一起,并在该接近的部位设置了所述收容槽道111。需要说明的是,有机玻璃安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有机玻璃未触及收容槽道111的壁面1110,这样的设计也保证了有机玻璃放置于该装置中进行打磨工艺时,其位于收容空间内的部分,尤其棱角可悬空地安置于所述收容槽道111内部,避免触及到所述收容槽道111的壁面1110而导致棱角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奇盟晶体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奇盟晶体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6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纸玻纤布绝缘板研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内壁焊缝自动砂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