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钢管的供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7256.3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敏琪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B22D13/00;B22D1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钢管 供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氧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复合钢管浇铸物料时提供氧气的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陶瓷复合钢管的工艺主要还是依靠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现有技术是在钢管内放入一定量的混合原料,利用AL和Fe2O3或Fe3O4铝热离心反应,在钢管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经过点火后,混合原料依靠放热反应高温烧结成紧附于钢管内壁的刚玉陶瓷层。
由于存在原料纯度和均匀度等因素,依照上述实施时,会发现成品复合钢管的内壁上刚玉陶瓷层的光洁度、密度不够高,而且容易脱落,甚至表面出现“结瘤”现象。如果,在反应前,钢管内的氧气量一定,在反应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管内氧气的含量会随反应而减少,导致反应不充分。而烧结需要充分的氧气才能使原料充分反应,才能牢固地附着鱼钢管内壁表面。但是,现在虽然已经有了加氧气的装置;但是,由于需要人工现场控制,不能实现智能化的目的,市场前景不理想。
例如专利号为201020223183.0,公开号为 201751429U的中国专利“陶瓷复合钢管的供氧装置”。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罐、供氧管,供氧管一端连接氧气罐,另一端延伸至陶瓷复合钢管的中部。本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陶瓷复合钢管因点火燃烧时钢管内氧气不足,使部分物料充分燃烧。但是,在控制方面比较需要现场人工控制,无法实现智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复合钢管的供氧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合钢管的供氧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复合钢管的供氧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充分解决了点火燃烧时钢管内氧气不足,使部分物料不能充分燃烧的情况;而且通过预设数据可以很好的控制氧气罐是否使用,氧气浪费的情况出现率低,还控制氧气的流量和供氧时间,无需工人现场控制,节约人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钢管的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罐和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一端与氧气罐连通,另一端延伸入复合钢管内;所述延伸入复合钢管内输氧管段包裹在耐高温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罐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延伸入复合钢管内输氧管段上。
所述的控制器为微处理器,处理由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信号,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氧气罐的输氧和停止输氧。
所述的控制器通过预设数据还控制氧气的流量和供氧时间。
所述的输氧管至少为一根。
所述的输氧管的一端延伸入复合钢管内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的氧气罐设有控制器,通过预设数据可以很好的控制氧气罐是否使用,氧气浪费的情况出现率低,还控制氧气的流量和供氧时间,无需工人现场控制。
2、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氧管至少为一根,可以根据需要,加大输送氧气的量和范围。
3、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氧管的一端延伸入复合钢管内的中部,提高烧结原料燃烧的速度,保证中心位置燃烧的瞬间温度,同时也解决了管内氧气不足,使部分物料不能充分燃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氧气罐,2、输氧管,3、控制器,4、耐高温套内,5、温度传感器,6、复合钢管,7、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复合钢管的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罐1和输氧管2,所述输氧管2的一端与氧气罐1连通,另一端延伸入复合钢管6内;所述延伸入复合钢管6内输氧管2段包裹在耐高温套4内,所述的氧气罐1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通过导线连接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延伸入复合钢管6内输氧管2段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器3为微处理器,处理由温度传感器5发来的温度信号,通过控制开关7控制氧气罐1的输氧和停止输氧;所述的控制器3通过预设数据还控制氧气的流量和供氧时间;所述的输氧管2为一根;所述的输氧管2的一端延伸入复合钢管6内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敏琪,未经朱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