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污回用处理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337644.1 申请日: 2011-09-09
公开(公告)号: CN202322549U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李兰;周文财;王雅慧;索帮成;杨梦斐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汪俊锋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雨污回 用处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雨污回用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了一种能够同时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和暴雨截流处理并存储下来的系统。 

背景技术

从各国城市雨水径流的管理,可看出当前国外发达国家的雨水径流管理目标都由单一注重雨水的排出转变到雨水缓排、蓄留、渗透、利用等多功能,促进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缓解城市洪涝灾害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地面沉降等问题。生态截流雨水的过滤系统是雨水资源化利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新颖的设计强调可持续的、低影响的同时,污染物去除率高,高流速渗滤,提供最快捷和最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处理城市径流。生态截流雨水的过滤系统借鉴了生物滤池、普通过滤池、人工湿地等多项水处理技术的经验,并将其应用于雨水截流、净化和存蓄。 

从净水途径而言,雨水截流系统是通过填料、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去除机制主要是根据物理化学过程,如吸收、吸附、过滤、渗透、离子交换、有机络合和沉淀作用去除污染物(皮特等人,2004;Rusciano&Obrupta,2005)。对其他群体进行的研究结果为基础,覆盖层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去除重金属下沉的过滤系统,而植物方面非常重要的根区有利于生态修复作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和防止超重负荷堵塞(穆萨纳等,2007;格雷戈里,2006)。暴雨截流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美国、澳大利亚、西欧普遍应用,被证明是既经济又环保的技术。根据报导,不同公司做的暴雨截流池净水效果差异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雨污回用处理系统,其前端是一个接触厌氧池,中段是一个生态过滤池,尾段是一个沉淀回用池; 

其中接触厌氧池有进水管、上、中、下排气管和形成上升流的布水管网系统;接触厌氧池顶部设有上盖密封,池内设置有固体填料或纤维软性填料,池底由碎石、沙、混凝土组成,并进行防渗处理; 

其中生态过滤池有生活污水进水布水系统、雨水进水布水系统、雨水进水篦子、排水管、通气管;还包括填料层,池内还有植被; 

其中沉淀回用池具有泥水分离和储水功能,在沉淀回用池顶部安装有水篦子作为排水口,下部有排水管,进水口有雨水进水口、污水进水管和反冲洗进水管。 

生态过滤池中填料层中从下至上的填料依次为:粗砾石层,厚0.5m;反滤砂层,厚0.1m;细碎石层,厚0.4m;蛭石加土壤混合层,厚0.4m。 

本实用新型主要选择根茎、球茎及花卉植物作为生态过滤池的栽种植物。 

生态过滤池还安装有反冲洗管和排泥管,防止堵塞,以便维护管理,高效发挥处理系统的效能。 

沉淀回用池在水池蓄满后,通过上升流顶拖作用将前期处理的多余中水从排水篦子自由溢流排入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直接利用生态过滤池加沉淀回用池组合,或多级生态过滤池加沉淀回用水池组合,没有生活污水(间歇式排放)情况下,雨水和冲洗道路的脏水直接进入第二级生态过滤池,过滤水沉淀后储存在沉淀回用池。 

生活污水或雨污混合径流依次经过厌氧处理、生态过滤处理和沉淀处理后回用。雨水直接进入生态池过滤,沉淀处理后储存在回用池,多余中水自流排除。系统还能够同时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和雨水处理并存储下来。本实用新型以百年一遇暴雨为设计依据,使用暴雨持续时间为60min,雨强为0.034mm/s,可允许的雨水下泄量是0.020m3/s(按125DN管径允许流速计),径流系数c=0.95。 

本实用新型系统可以根据绿地面积大小和处理水量需求缩放构筑物尺寸,不占地,后期维护费用低,每年更换填料不超过10%,不耗电。如果与喷灌系统结合,可以用蓄存水源浇花草和冲洗道路或养鱼,真正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是雨污厌氧及生态过滤处理系统是能够同时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和雨水过滤处理并存储下来的处理与回用系统。 

二是雨污厌氧及生态过滤处理系统,如果没有生活污水(间歇式排污)情况下,可以设计成一个雨水和冲洗道路的脏水直接进入生态过滤池,链接沉淀回用池组合系统,或多级生态过滤池加沉淀回用池组合系统净化。 

三是雨污厌氧及生态过滤处理系统,整套系统可以根据污水处理量需求和绿地面积大小缩放,不占地,管理维护方便,后期维护费用低,每年更换填料不超过10%,不耗电。如果与灌溉管网系统结合,可以用沉淀回用池蓄存水源浇花草和冲洗道路,真正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